豪格一心想着复仇,自然听不到军营中的这些传言。他打听了吴三桂的战况,心里也是有些讶异。
曾几何时,明军只会龟缩在城内被动防守,根本不敢和清军硬碰硬。
不过过了两年的时间,明军不但敢于主动出击,还敢以一万大军硬闯清军的战阵。
怎么看,这里面都有夸大的水分。
当然,也有豪格部下提出,两年前,多铎的大军也是在河南吃了败仗,其后承受不住朝中的压力,才发兵南下。
在那一战里,贝勒尼堪死于战事,还有五千多八旗勇士丧命,可谓是入关以来的惨败之一。
豪格对此却是不以为然,他见过多铎发给多尔衮的详细战报。在那场战斗里,正是多铎和尼堪轻敌,才导致明军逐个击破,最终尼堪死于明军的阴谋诡计,多铎也被逼无奈撤回到了河北。
此次由他带兵,断然不会出现那么蠢的失误。
豪格和部下议了良久,得出了一个结论。
明军或许有了长远的进步,但三万清军被一万明军杀得片甲不留,除了明军动用了火器之外,和吴三桂太过脓包也不无关系。
要不然,为何明军胜了吴三桂之后,没有乘胜西进,而是回了祥符躲了起来?
这充分说明,明军和以往没什么两样,依然是只知道龟缩在城内。只是手中多了厉害的火器,这才打了吴三桂一个措手不及。
念及于此,豪格心下更无担忧,当即发动了大军,不过两三日的功夫,就将祥符围了起来。
因军中失了吴三桂,少了一员身临前线,主持大局的大将,豪格便亲自上阵,将观战的地点放在了祥符城西二里外的一处土丘上,将周遭的形势尽收眼底。
安顿好了一切,豪格便迫不及待地指挥大军攻城。
果然明军还和往常一样,根本无力抵挡大军的进攻。
第一日攻城,明军就狼狈不堪,守城的火炮和火器,用了一个时辰就哑火了,凭着防御工事才堪堪守住了祥符。
清军攻城的先锋死难的不多,受伤的却是不少,尤其是明军不时用煮沸的开水和金汁泼下城,被烫伤的兵士不计其数。
豪格对此并不在意,左右攻城的都是绿营的人,死了一批,再拉上一批上去就是。
接连攻打了两日,豪格已然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在清军的攻打之下,祥符的南城门和西城门都被撞出了缺口,甚至还有一千多的兵士攻进了城中。
只可惜那两个缺口随即便被明军堵上,杀进城中的兵士也无一生还。
但有了这个先例,豪格一下子信心满满,照此下去,用不了三五日,就能将祥符一举拿下。
这日晚上,豪格刚带着亲兵在大营中巡视了一圈,正要睡下,厄尔特和索浑几个亲信忧心忡忡的找了出来,说是有重要军情。
却是下面的人来禀报,说是军中的伤兵营已然住满,请求在营中再划拨一处地方,作为存放伤兵的所在。
军需官最先找的的是索浑,索浑觉得这是件大事,遂唤了厄尔特等人一起来求见豪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