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吹糖人与庙会骗术(55)
道德经有云: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不过三人组明显没有这么高的境界,此刻已经完全沉迷在热闹的集市里,没有丝毫反省。
年轻人嘛,目乱不盲,耳聪不聋,口爽不木。
...
赶集人的热情比天上逐渐毒辣的太阳还火热,三人随着叫卖声涌动,只恨爹妈给少生了八条胳膊八个胃。
“活虾,便宜,刚拉来的啊。”
“卖苹果了,红富士大苹果。”
“青草鲢鳙大螃蟹,乌江武昌清江鱼,海米花蛤海蛎子...”
“炸油条,老豆腐啊,逛饿了的来尝尝”
“自个儿家糨的小笨狗儿啊,十块一个。”
“x县特产大肘子,肥而不腻,入口生香~”
“柿饼核桃葡萄干,大枣芒果大酥梨。”
“驴肉火烧,外焦内嫩”
“南方的稀罕玩意儿啊,枇杷、山竹、橄榄、榴莲”
“煎饼果子~”
当然,几乎不管什么地方,只要人一多,那就干什么的都有,这种大集市绝不是单纯地买卖物资,还兼上了庙会的职责。
行走天涯的江湖艺人,背负禅囊的行脚喇嘛,也有摸骨相面的先生术士,办祈福法会的和尚道士。
下里巴人的吹拉弹唱,扭扭秧歌踩踩高跷,舞狮子的,耍猴的,玩儿杂技的......
应有尽有。
刘青走走看看,果然又发现了一个前世少年时渴望了很久的东西:
大帐篷围起来的那种骗人表演。
前世他还真以为里面有所谓的「现场表演」,一直想去看看,可惜没有钱。
后来他才知道,广告牌上的暗示都是骗人的。
郝坤家境比较宽裕,特地去过一次,回来以后跟他骂了半天大街。
...
一个小时后,几人拎着大包小包来到了一处人山人海的舞台旁边。
这边有个吹糖人的摊位。
摊主在一个麦秸柱插了不少成品,两个姑娘瞅了好一会儿,稀罕得不行。
“乡间集市可真是比商场有意思多了,我以前还从没见过这些东西”,梁雨熙眼睛放着光。
糖人师傅的形象特别经典,是个须发皆白,身着农家自制粗衣,和蔼慈祥的老人。
地上放着个扁担,担子的一头是一个床头柜般大小的小柜子,两边钉有一个长方形的木框,框中间的铜环上拴着根短绳头,用来穿扁担。
柜子右上角有个洞,用来插草把子,吹出来的糖人都插在上边。
担子的另一头也是一个柜子,用来放原料、工具、竹签、木炭……
当然,现在都已经摆好了
一个小炭火炉子上支着一口锅,师傅正在用小铁铲搅锅内的糖稀。
所有的集市上都不会少了这种摊位。
摊主老人见两个姑娘喜欢,便拿出一点糖稀放在手上揉了揉,然后在一端吹了口气,连模子都没用。
边吹边捏吧捏吧。
最后变成了一只小老虎,往小木棍一黏,便完活。
“爷爷,您这个气球好奇怪啊。”
梁雨熙俯身看着小老虎,眼睛一眨不眨。
老人家笑呵呵:“这可不是气球,这叫糖人儿啊,女娃娃不会是第一次见吧。”
两个姑娘闻言十分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