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先生如果不方便说,也没关系,这是题外话。”
刘小伟说是这么说,不过一再提到了题外话,这个词。
“其实吧,这倒不是不方便,主要是这个包袱有点重。”
萧大壮开始讲述自己为何有在李家村创业的想法。
而刘小伟偷偷的打开了录音笔,黄月娥也怕萧大壮乱说。
总之,几个人的心思各自不同。
萧大壮毕竟是见过世面的人,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他肯定要防备一些。
所以他说的话90%都是真的。
比如,看到村民们如何艰辛,道路如何难走等等。
将他的初衷说了一遍,刘小伟越听越感兴趣。
这次过来采访真的来对了。
时间缓缓到了下午两点,于是众人开始进入采访阶段。
首先来到梅茹萍这边,干净的场地,整齐的摆放,工作人员笑脸相迎面对顾客。
此时有几个群众正在买菜,其中还有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故意问着蔬菜新不新鲜等问题。
梅茹萍都一一解答。
当然,这些人都是托。
谁大夏天下午一两点钟去买菜?
就算有,估计也就个别的人。
采访了这边,然后去了李婷婷那边,再然后四家门店全部采访完毕。
还找店长店员询问了几个问题,也找了几个买菜的人,采访一下对萧大壮这个店的看法。
这就是照本宣读,其实现在现实中,电视上大多数类似的采访也都是如此。
只不过普通人不知道罢了。
四家门店采访完毕,时间也到了下午4点多了。
今天的任务也算是完成了,不过刘小伟拒绝了在县城住宾馆的提议。
决定连夜赶去李家村。
这下子有些难办了。
萧大壮只好给柳慧缘打了一个电话,将大致内容说了一下。
也就是让柳慧缘安排人将那边收拾一下。
并且准备晚饭。
五点左右,一行人来到李家村。
刘小伟带着助手,这里看看,那里拍一看,什么养猪场,竹鸡场,养兔场等等。
就连鱼塘这边也没放过。
反季节蔬菜大棚自然也不可能漏掉,也就是说,原本安排明天的工作,今天就已经做了大半了。
萧大壮换上一套衣服,亲自抓了两只竹鸡(公的),两只野兔(公的),然后开始宰杀起来。
还弄了不少小鱼小虾,还有带回来的蔬菜。
这一顿晚饭弄的是相当丰盛了。
刘小伟可能因为职业的原因,也可能因为出于好奇,也开始帮萧大壮拔鸡毛,摘菜等等。
然后一边做着一边说的,身上的摄像机就没有停止过拍摄。
然后二人的对话自然也被录了进去,这些东西都需要经过后期剪辑处理的。
总共将这次采访弄成两期或者三期播出。
其实就是类似的创业经历纪录片。
所谓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刘小伟二人,本来就是因为关系过来帮忙的。
再加上萧大壮又是请客,又是吃饭,又是杀鸡,又是杀兔子的。
这肯定不会坏了别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