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娥,那你能不能帮我联系一下那个叫什么来着?”
好吧,萧大壮将上次那个女记者名字都给忘记了。
“她叫刘小伟!”
黄月娥提醒了一句。
“对,就是刘小伟,你说好好的一个女人,起个男人名字,真是的!”
想起这个,萧大壮又想起了宋肖华。
这个名字也是偏男性化。
“行,明天我回县城,到时候顺便去市里一趟。”
“对了,按照这样下去,年底能不能回本?”
萧大壮心里计算了一下:
“年底回本是可以的,不过李家村那边的开发想回本估计还得一年。”
“也就是说明年这个时候,我们所有的本钱就可以抽回来了,剩下的赚多少就投资多少。”
“放心吧,给我三年时间,我一定会让你成为一个富婆。”
二人说话间,这边已经丈量好了,而此时鱼塘那边传来了欢呼声。
二人连忙伸头去看,原来是一个女的,钓到了一条十斤多重的大鱼。
几个人正在拍照庆祝。
像这种草鱼,萧大壮收购的时候是6块5一斤,也就是说,一斤他能赚3.5元。
这条鱼最少十来斤,那么净赚三四十块钱。
这种热闹萧大壮不喜欢看,他要去找宋肖华。
宋肖华正在安排中午的菜单。
看到萧大壮来了,也没理会。
“宋肖华,回头你再打电话,这鱼塘还得补充一批鱼才行。”
“对了,我刚刚看了一下,这鱼塘周围有不少矿泉水瓶和饮料瓶啥的。”
“我们需要安排一个人定期的去捡这些东西,别看这些东西不值钱,一天下来保住一个人工资都够了。”
“最主要一点是在卫生问题,什么糖果纸啊,香烟头啊,这些东西都需要人去打扫。”
“实在不行在村里面再招一个专门负责这件事情的,主要是环境一定要好。”
“不要搞得跟垃圾场一样。”
萧大壮将自己看到的问题说了一遍,宋肖华觉得很有必要。
“大壮,咱们村里那些小姑娘应该也不少,我们也不能老是招这些老妇女。”
“并不是说老妇女不好,主要是小姑娘比较养眼。”
“比如说在农家乐里的服务员,我们就要找村里的小姑娘穿上这边的村姑服装。”
“这样一来也是一个形象问题。”
宋肖华说的这些,萧大壮还是认同的。
毕竟有时候形象确实也很重要,他们李家村十七八岁,十八九,的女孩子,在外面服装厂,饭店打工的人不在少数。
就像李婷婷那样子的,很多。
“行,这事我记下了。”
一个生意一个公司,刚开始都是这样子的。
然后随着时间,慢慢的开始找到漏洞,找到不足之处,然后进行弥补。
现在萧大壮和宋肖华,没事的时候就会进行讨论那些不合理的地方。
萧大壮要将自己这个钓鱼场打造成档次比较高的那种。
档次上去了,这服务自然就要跟上去。
当硬件达到要求之后,这钓鱼的价格就可以提高。
这么说吧,同样的一盘土豆丝,在小餐馆卖七块钱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