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堂入室最早出自于《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登堂入室”
原文释义为:“你弹瑟的本领已经登上厅堂,但尚未进入内室,已经有一定成就,但还没到最高境界。”
登堂容易入室难,任何一个领域和学科无不如此。会弹几首曲子、哼唱一些歌不难,但是要成为帕瓦罗蒂那样的大师或者像郎朗那样享誉世界的钢琴家恐怕就不容易了。
凭着兴趣或者激情走进某个领域的大门总还是不难的,但是要成为这个领域的翘楚,却绝非易事。除了天赋,更需要超出常人的刻苦与努力。
同时还要具备诸多的条件,例如,遇到能因材施教的好老师,遇到能充分展示才华的好舞台,遇到不嫉贤妒能的好领导,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同时本人还要具备谦虚好学、不耻下问、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等品格,才有可能登堂入室,成就辉煌。
而吕方智所说的登堂入室就是指进入这个圈子的核心,真正成为被所有人认可和瞩目的翘楚。这样才算是进入了内室。
徐明诚缓缓说道,“吕总好像对这个事情特别在意?”
“难道不应该在意吗?”
应该吗?徐明诚不敢苟同。或者说一半认同,一半不认同。
做人,做事。做公司也好,当然应该有个目标,有个初始的动力。但问题是这个目标是你自己的目标,还是以别人认可为目标?
如果不论做什么事都活在别人的眼神里,人家高看你一眼,你就欣喜若狂,看轻你,你就焦急不安。未免也太肤浅了。
这样生活,岂不是一直活在别人的世界里?你自己都无法判断自己是成功还是失败。要靠别人对你的评判来确定。
徐明诚看了一眼吕方智,缓缓说道,“我觉得,我做好自己就可以了。至于他们会怎么看我,是不是觉得我很牛逼,我真的不太在意。”
“当然,如果公司发展的很好,他们会高看我一眼,甚至会贴上来阿谀奉承。但这不应该成为目标,新时代科技有自己的目标。”
徐明诚感觉自己说的够清楚了,公司搞的好,别人来恭维或者是认可,这些都是附加产物。他不会为了这些附带的东西去做任何决定。
现在跟宝淘网合作无疑是饮鸩止渴,长期来看,弊一定大于利,只不过有一些话,他不能明说,所以这个问题就不好解释。但刚刚徐明诚想明白了,既然不好解释,那干脆就不解释了。
“你知不知道,大家今天都说,台上坐着的三家,就是移动互联网的三驾马车,三巨头。”
“但是!”吕方智伸出一根手指,“三家最不够资格坐在上面的,就是你。”
“为什么?”吕方智双手一摊,“因为你资历最少,根基最浅,规模最小。人家看你始终跟看另外两家不一样。但是如果你能跟宝淘网合作,那就不一样了。”
“相当于我一下有了一个大靠山,后背有了一颗大树。”徐明诚眼眸低垂,淡淡的说道。
“对啊!”吕方智激动的拍了一下手掌,“那以后别人再找你合作,不看你的面子,也要看你背后大树的面子,这样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