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没提醒你,就是想着你是个女孩子,不怎么出门,凡事喜欢想当然。如今你既然知道出门提前查看,可见是长进了。”
探春羞涩的笑笑,不给贾政一点指导的机会,怎么圆她的缺漏呢?
她如今比宝玉还小一岁,又不是跟薛林两姐妹一般出过远门。她就是再聪明,也不能生而知之,肯定是要留着点无足轻重的小毛病的。
“老爷说的是,都是女儿只懂看书,不知道实践出真知,这才闹笑话了。若不是老爷帮我们兜底,我可亏死大嫂子了。”
“哈哈哈哈,我儿已经不错了,比你的兄弟们都强些。”
“……实践出真知,这话有些意思,可见我儿是真的顿悟了。”
贾政在心里再一次感慨,可惜探春不是男儿,见探春手里还带着东西,便感兴趣的问道:
“这手里的是什么?又有什么好东西了?”
“不是,这是女儿这次出去打听到的信息。因为咱们建店晚,好些人才都有主了。我看这几个人也挺好的,怎么没人收他们呢?”
“女儿这回长了见识,可不敢胡乱做主,因此拿来请教老爷。”
“我看看。”
贾政感兴趣的接过去,把探春交上去的人员信息挨个看了,登时眼前一亮。
探春交上去的,就是“借学”的人。
这些人才,在北静王等人眼里,自然看不上。就是原本的贾政,也不会看在眼里。
但他知道女儿探春的心思巧妙,就愿看一看,这一看,就觉得女儿说的对啊!往常他们怎么没想到这里?
这文官之间也有派系的,清官看不上贪官,清官贪官看不上贾政这种“走后门”的官。
这比科举中的“如夫人”还让他们瞧不上。
但同样,世勋子弟也看不上文臣里的某些“穷酸”。除了考试考的好些,也不会做官啊!
因此文官也是花样心思,难以团结。
贾政夹在其中,上下无靠,原本还没想着从小官小吏看起。等探春提醒他,他才觉得量变引起质变,这话不假。
“这些人确实有些意思,都用的上。”
贾政最终选择了认可,他打算先接触几个试试,看会不会实践出真知。
“真好!我也觉得他们有些意思。虽然他们也有各种毛病,又少年心性,但知道学真本事上进,可见还是能用的。”
探春做出被贾政欣赏后的高兴得意,但忽然又皱了眉头。
“可惜这样的人不在少数,若是都支持,就又要花一大笔钱的。”
“该花则花,这里面就是有一两个能为娘娘所用,也是咱们的造化。”
贾政想到女儿,决定放手一搏。
等元春有子后,他必定会做国丈。如今想东想西,缩手缩脚,不如按女儿说的做上一场。
他如今已经五十岁的人了,再上进也是在四品打转,不如搏一搏,或许就能有“爵位”了。
“我已经选定了做祖田的地方,改天有空,你跟我一起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