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那两个汉子,则是靠着一双脚跟在驴车身后,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走。
至于钱大江的儿子钱青和另外一个妇人,则被张氏留在了县城。
钱青年岁和二郎三郎差不多大,他留在二郎三郎身边,平时给二郎三郎跑个腿儿啥的。
至于那个妇人,会烧火做饭,手脚也麻利,听说缝缝补补也是把好手,于是就被张氏留在那,专门负责照顾二郎三郎日常起居饮食生活。
其实若是依着钱老爷子,他是想把钱大江一家子都留在县城里头照顾二郎三郎的,可张氏却觉得这钱红霜年岁和小孙女儿小孙子差不多大,还是带回村里,也能给小孙女儿做个伴。
这丫头正好比小孙女大上几岁,还能照顾小孙女。
再者,听说这孩子也是会刺绣的手艺,正好让她跟在花花身边,也能影响花花,让花花也学上刺绣。
别看张氏烧火丫头出身,可却是想把自家小孙女打造成为一个大家闺秀的。
大家闺秀的标配——那就得绣艺精湛。
只不过张氏不曾想到的是,她这个小孙女,却根本就没按照她安排的道走。
刺绣嘛,倒是学了,也会做,可至于绣出来的是啥,估计除了小姑娘自己,别人谁也看不出来就是了。
一进村,钱老爷子就觉察到了村子里的不对头。
就连一向神经大条的张氏都感觉到了空气里隐隐约约的不对劲。
因为大冷的天儿,东村口居然坐了好几个妇人。
离的老远,便听到那些妇人叽叽喳喳的,不知道在说些什么,热闹的很。
等看见钱老爷子所坐的这辆驴车赶来的时候,几个妇人立即就住了嘴,只瞪大了眼睛看着钱老爷子这辆驴车,以及驴车旁跟着的人。
“钱叔,你们从县城回来啦?”
“嗯,回来了。”
钱老爷子与这几个妇人打着招呼,不知为什么,钱老爷子觉得今儿那几个妇人看着自己的眼神格外明亮。
不仅如此,一进村子里,路上的行人明显比往常多了,而且大家有意无意似乎都来和钱老爷子打上一两句招呼。
有那么关系亲近的,例如赵婆子,还会扒在自家墙头追问两句,“大嫂子,听说你们家在县城买宅子啦?真的假的?”
直到这时,张氏也才明白过来到底是咋回事。
看来,是昨天自己的炫耀给自己挖的坑。
现在好了,估计全村都知道他们家在县城买宅子了。
不仅如此,赵婆子看着马车两边跟着一起回来的汉子,同样双眼发亮。
“大嫂子,这俩后生是谁呀?该不会是你娘家啥亲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