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朝堂上,热血青年们的一阵火力输出闹了一个虎头蛇尾,被天启帝一招出其不意给轻松化解。
那些阉党成员们神情放松了许多,看来皇帝是要保他们的,他们这个派系不会倒台,魏公公据说已经重获圣宠,如今看来是八九不离十的。
某个聪明灵活的昆山人甚至在想:咱们这个团体干脆改名叫帝党得了,阉党这个名字是东林党那帮人给起的,侮辱人啊,还不好听,帝党听上去多气派!
他们这些人当初为了升官投靠魏公公,某种意义上就是背叛了文官集团,所以现在成了文官集团的眼中钉和攻击目标,双方势成水火,他们已经没有回头路了。
原本的历史,崇祯皇帝一上台,所有的阉党成员都被清算,杀的杀,关的关,能保住一条命的就算是运气好的。
单纯的崇祯皇帝,不听哥的话,把送上来的帮手给丢弃了,然后把大明王朝给葬送了!
再说今天的早朝,朝堂上原本被文官集团掌控的节奏被打乱了,天启皇帝便给旁边的当值太监刘若愚递了个眼色,刘太监马上高喊:“有事上奏,无事退朝!”
聪明灵活的吏部尚书内阁大学士顾秉谦马上站出来:“启禀陛下,工部尚书之位已经空缺了一个多月,吏部推荐工部侍郎徐光启出任工部尚书,请陛下恩准”。
虽然是天启帝想让徐光启接任工部尚书,但现在已经不能象朱元璋那样由皇帝直接任命,大明朝廷对这些高级别官员的任命已经有了一套设定的程序,皇帝的权力已经被关进笼子里了。
实际上这种高级官员的任命,私下里肯定要做好沟通,皇帝,内阁,吏部,司礼监这几个事关人事任命的主要单位都要通过,才会在朝会上象征性的讨论通过一下,然后圣旨和吏部行文才能发出来,任命才能生效。
本来这种高官的任命,就是赤裸裸的权力斗争,文官集团肯定要维护本集团的利益,最好是让自己人上位。
但这件事是皇帝在操作,皇帝,司礼监肯定通过,现在吏部也通过了,内阁之前顾秉谦已经跟另外四人沟通过了,什么利益交换的也谈好了,再说徐光启也不属于阉党成员,,所以内阁几位大佬都同意了。
那些热血青年虽然对阉党的核心成员顾秉谦提出的人事任命心有抵触,可这件事大家事先都谈好了,他们也不能贸然违背集体决定。
再说顾秉谦是吏部尚书,对官员具有天然约束性,吏部尚书权力实在太大了,得罪他对方随时可以给你穿小鞋。
这些人只能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吏部尚书这个重要位置从阉党手里抢回来。
徐光启的任命通过以后,早朝已经进入垃圾时间,很快就退朝散场了。
下朝以后,那些热血青年开始积极串联,询问某个大佬的门生为什么不支持他们的弹劾,弄得大伙好尴尬。
该门生也不知道啊,只能答应众人去找老师了解情况,同时表示,大佬们肯定有了某种共识,否则不会一个人也不站出来。
现在天启朝的文官集团主要由东林党,浙党,齐党,楚党,闽党,晋党等学术团体,乡党,门生同年等派系组成,内部关系也是错综复杂,有勾结也有斗争,但是在对抗皇权的大方向上大家的利益是一致的。
前几年,文官集团被阉党打压得很惨,阉党代表皇权,手握两大特务组织锦衣卫和东厂,敢跟他们作对的,有证据就直接抓你,没证据就制造证据再抓你。
连当朝内阁首辅叶向高都抵挡不住告老回乡了,叶向高两度担任内阁首辅,人生已经风光得不能再风光了,这些年捞到的银子创下的家业足够子孙三代花销了,还跟你们玩干嘛?老夫回到家乡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不香吗?
从叶向高离开内阁后,阉党成员纷纷上位,六部尚书除了礼部和工部,其余位置都被阉党占了,现在的首辅朱国桢虽然不象叶向高那样已经功成名就名利双收,可也不想晚节不保下场难看,这帮阉党做事不讲武德,太吓人了,赶紧辞官规避风险才是上策,所以连上三道奏疏,告病乞归,如果皇帝批准了,就可以走人,也必须走人。
前一阵天启帝打压魏忠贤,他们顿觉翻身的机会来了,首辅朱国桢都后悔自己要求辞官归乡的奏疏上得太早了,后来也就不再继续上了。他想叶向高是连上六十七道奏疏要求告老回乡,皇帝才批准同意的,自己才上了三道,估计皇帝怎么滴也会挽留一下吧。
可是今天的早朝,局势仍旧不明朗,魏忠贤是失去了东厂提督的实权位置,可皇帝却手下留情,不再继续打压魏公公了。
于是下朝后,内阁“非阉党系”的三位大佬商量了下,然后出宫找来东林党的两位大佬,都察院左都御史高攀龙,左副都御史杨涟,大家一起商量怎么应对目前的局势。
他们不知道的是京师到处都是锦衣卫和东厂的密探,他们这几个大佬本就是密探们重点关注的对象。
当天晚上,他们几个人秘密聚会的事情已经被锦衣卫密报给皇帝。
第二天,锦衣卫都指挥使田尔耕进宫求见天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