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启皇帝召见顾秉谦和朱延禧,商议设立大明贤绅称号之事。
昨天晚上,帝后二人除了交流感情外,又对此事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比大明贤绅更高一级的,就是捐助金额在五万两银子以上的,授予大明贤达的荣誉称号,除了拥有大明贤绅的待遇,还增加了参政议政的权力。
每年春节过后,省一级官府将召开官府工作报告会议,由省布政使向会议代表报告去年全省的全面工作,并且对今年的工作作出工作计划。
而每一名大明贤达,可以成为会议代表,对官府工作作出评论,还可以对官府工作提出自己的建议。
至于官府是否接受采纳他们的建议,则另当别论。
但是,每一名大明贤达具有直接给内阁和皇帝上书的权力,任何地方官员不得阻拦或阻止。
从另一层面上看,这些大明贤达对省级官府也有监督作用。
这样一来,大明贤绅、大明贤达可以监督县、府、省三级地方官府,只要商人们肯花银子捐款,社会地位可以直接提升到相当于官员的高度。
他们虽然没有施政权,却有议政权,对于官员就是一种制约,他们以后完全不必依附官员了,这些商人也就没有了做大做强的制约,这对他们的商业事业是绝对重要的。
可以想象,若干年后,大明将会产生一批巨商豪富,这些人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在各地都是呼风唤雨的大人物,地方官员再也无法拿捏他们了。
以前有句话叫做“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府尹”,天启皇帝深知这句话的真实性,在地方上,县令和知府确实拥有对普通百姓的生杀大权,因为这些地方官员缺乏监督制约,至于朝廷的监督机构,都察院,那些御史们长期呆在京师,怎么可能深入了解地方上的不法之事。
有的即使知道,但官官相护你知道不?
顾秉谦和朱延禧听了皇帝的设想,一时不知如何作答,两人互相看了对方一眼,皆是苦笑以对。
皇帝的做事方式越来越出格了,这种打破千年传承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等级制度的事,大明之前的皇帝从来没做过,甚至是从来没提过。
他们两人是官,屁股决定脑袋,天然的偏向官员的一方,这种监督制约官员的政策制度,他们打心眼里是抵触的。
可皇帝找他俩来商议,议的就是治国方针,政治制度,实乃国之大计,二人身为内阁首辅、次辅,肩上扛着国计民生、朝廷职责,不得不慎重对待。
顾秉谦担任内阁首辅一年多来,成了皇帝施政的最佳执行者,其机敏果敢的施政风格,不但将内阁政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地方上官员的那些小伎俩他也一清二楚,赏罚分明,大明官场原本的腐朽之风也收敛了许多。
因为他这个内阁首辅还兼任着吏部尚书,没有哪个官员敢于跟他作对,除非你辞职不干,只要你还想做官,吏部尚书就能管着你。
虽然顾秉谦是靠着拍魏公公的马屁上位的,但现在已经没人敢小看这位首辅大人了,现在的大明官场,顾秉谦已经拥有相当的威望了。
朱延禧能屹立不倒,深得圣宠,一是借了皇帝半个老师的光,二是他老谋深算,经常为皇帝施政拾遗补缺,确实为朝廷施政更为完善更为全面作出了贡献。
而且自从皇帝对他以老师相称后,他的立场完全倒向皇帝这边,客观上改变了朝中的政治势力,反对派的实力大减。
上次皇帝离京,委托他主持朝政,也让他的视野和格局进一步提高,以他现在的能力,其实当个内阁首辅绝对合格。
只是时也命也,现在的天启皇帝已经用惯了顾秉谦。
首辅之位对朱延禧来说,就象是挂在牵磨驴子前方的胡萝卜,就在嘴边,差一点就能吃到,可就是吃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