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也吃得差不多了,舞台上走上来了一位老人。这个老头几乎是光头,稀疏的头发让人不禁觉得应该全都剃光才是好的。他已经老得连路都走不稳了,两个三十多岁的女人搀扶着他,才帮助他走上了自助餐厅里的小舞台。三个人穿的都是“日式和服”,浑身上下散发着令人生厌的鬼子气息。
主持人向大家介绍,看起来稍微年轻的那个女人,就是动画片《樱桃小丸子》的作者三浦美纪。
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三浦这个姓氏在东洋非常活跃,同期活跃的还有高桥和井上等姓氏,这都与宗教有关。
宗教的字面意思就是祖宗的教育,世世代代的家风,姓氏怎么可能与宗教无关呢?欺骗你说黄帝打败蚩尤,给你祖宗封了个姓的人都不是好人。前面说了,黄帝炎帝跟蚩尤打仗的故事,就是翻版的《吉尔伽美什》故事。黄帝时期连用火都不会,怎么跟蚩尤打仗?
黄帝是驯化了狼,发明了养老鼠喂狼的畜牧业理论基础,以及基础数学的人类最早圣人。这已经是最伟大的圣人了,指南车之类都不是黄帝时期可能发明得出来的。
可以说黄帝发明了畜牧业和数学,带领人类走出了蒙昧,从此与其他动物有了明显区别,是最伟大的人类祖先。不过您今天的姓氏肯定不是黄帝封的。
隐瞒真实历史的一个最直接的动机,就是隐瞒姓氏与宗教的关系。
“三浦”就是“魔教”这个机制,就是任我行,向问天,东方不败这种思路,我这么说您一看就明白了。
文艺界属于江湖人,你看到三浦这个东洋姓氏,直接就可以往“魔教”上想,肯定比你所知道的信息要更加贴近实际情况!
三浦美纪说了很多客套话,日语发音,尤其是女士的日语发音,基本上就是用语气或者夹子音一类的发音技巧来掩饰大多数单词本身的邪恶思想。最早骗大家语言不分好坏,不分善恶的就是东洋人了。
三浦美纪用正常发音说日语,听了一阵之后,大家都产生了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我跟你说实话,你现在听到的所谓日语,要么是播音腔,多见于抗战神剧。要么就是中二病那种,多见于动画片。日剧里的女的也都是捏着嗓子说话,你觉得还挺好听的。正常发音方式说话的话,日语老难听了,音节都贼恐怖。你不信点邪教的话,你老婆这么跟你说话,你连跟她生孩子的乐趣都没有!
日语如果想要好听,全都得靠语气语调,要么就靠倒装句调换词的顺序,把好听的中文放在句子的开头和结尾。
你上网搜搜,你觉得好听的日语歌的歌词,是每一句开头和结尾都是中文不?
日语里的平假名发音其实就是商朝偏印度系的发音,就是八岐大蛇这个信仰思路的语言。在古代印度,因为最早的土着其实是大夏国人,强行普及的宗教就是八个家畜成了精,把女娲吃了,变成八岐大蛇了。但是因为东瀛知道大夏国的存在和强盛,所以变成了八岐大蛇吃了八个女娲女儿当中的七个,只活下来了奇稻田姬这个最后的女儿。这其实当然也是谎言,武王伐纣人所共知,明明是反对吃人的我们作为正义一方获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片假名的发音则是波斯的画皮思想。穆圣原本是建立了好人掌权,统治和限制坏人的制度。哪怕基因是食人族或者同性恋在穆圣的制度下,也会成为守法良民。可是圣人死后,有人恢复了“画皮”思维,搞两面派,这些人掌握了越来越大的权利,这才建立了“波斯帝国”。
波斯在汉语的意思就是——画皮人是这个国家的统治者!简单来说就是皇帝把好人吃掉,然后模仿这个好人说话。知情者,也就只是少数贵族,知道皇帝是恶人,还在执行商朝宗教。但是底层群众认为皇帝是好人,因为皇帝说的话挑不出什么毛病来!黑暗的幕府时代,幕府将军们就是在用波斯皇帝的统治方式,对东瀛进行统治的。
《聪明的一休》里的竹取将军,就是使用的这类方法。他囚禁一休母子,让后采纳一休的建议治理国家。新佑卫门等武士是知道竹取将军其实是坏人的,否则就该释放一休母子。可是老百姓听竹取将军的命令,却并不知道细情,会认为竹取将军是好人。武士阶级是知道,竹取将军本人其实是反对一休这种好人的,否则为何要囚禁他们母子,还要他们母子分离呢?可是老百姓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