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殿上,温文尔雅的年轻帝王坐在白玉案台后,台下,文武百官正就高箬一家的惨遇议论纷纷。
一半的人估摸着是江湖仇杀,另一半的人只紧着眉头一遍又一遍的重复“此事不简单”四个字,唯有……
唯有丞相宋旌文目不转睛的盯着殿内圆柱旁那个穿一身黑色蟒袍的少年,冷着脸愤愤的问,“欢喜大人杀高箬的时候,心里可有那么一时片刻念着我大煜的律法?”
似是早就料到了会遭此一问,少年从容的迎上对方锐利的目光,抬手指着自个儿胸口处,含笑不疾不徐的回答,“大煜的律法时时刻刻都在这待着,丞相可要剖开咱家的心瞧一瞧?”
“所以,”宋旌文眯了眯眼,加重语气,“你承认是你杀了高箬!”
原该是一句询问的话,可经由他嘴里说出来的时候,却无半点询问的意思,坚决笃定的仿佛已认定了此事与对方有关。
蟒袍少年并未急着回答,他侧了侧头,余光里落进高台上正撑着脑袋饶有兴致的等着看好戏的帝王。
始作俑者却置身事外,真是一只……老狐狸呢。
忽然想到什么,蟒袍少年望着白玉案后的尊者勾了勾唇角。
“昨儿陛下睡不着,拉着咱家下了一宿的棋,今儿连府门都没回便又来了这金銮殿,哪来的时间杀人?还是说……”少年转头盯着宋旌文,那一双漆黑的眼眸颇具挑衅意味,“丞相觉得杀高箬一家这事,昨儿夜里一直和咱家在一起的陛下也有份?”
好戏还没开锣,火就烧到了自个儿的衣摆?
夙淮挑了挑眉,将撑在脑袋上的手缓缓放下。
“昨儿晌后贪嘴,多喝了几杯今年的新茶,夜里便难以入睡,所以朕的确召了厂公入承恩殿下棋。”
帝王轻缓的听不出任何份量的一句话,成了欢喜不在案发现场的证据,即便宋旌文心里面仍旧坚定不移的认为他就是杀了高箬一家的凶手,此刻也不好再继续追究下去了。
高家的命案最终未在金銮殿里议出结论,帝王将此事交给了大理寺,为表其重视程度,特命刑部与都察院协助调查。
三法司共同审理一个案件,这还是自先祖开创大煜朝以来的头一回。
闹哄哄的朝会散了,夙淮立在承恩殿外的廊檐下失神的看着梧桐树丫处一只正筑巢的喜鹊,忍不住的想,这真是一只不怎么聪明的鸟。
天大地大,明明有那么那么多的选择,可它竟然选择了把家建在红墙围成的牢笼里。
可不就是一只傻鸟……
“陛下在想什么?”
有一道声音顺着长廊飘至耳畔,年轻的尊者收了目光循声望过去,那个穿着蟒袍的十九岁少年就站在廊檐外的梧桐树干下。
不动声色的敛去所有可能泄漏情绪的表情,他望向十步之外的人,问,“厂公还不回去,难不成是昨儿的棋没下过瘾?”
闻言,蟒袍少年弯了弯眉眼,躬身笑着道,“今儿在殿上攀扯陛下,实属无奈之举,若非如此,宋旌文这个老东西哪能那么容易罢休,奴才知陛下一向宽宏,这事儿您定然没放在心上,但奴才自个儿总觉得过意不去,所以此番特地过来同陛下聊表歉意。”
欢喜杀人,从不惧怕被别人知晓,甚至,他觉得那些血淋淋的头颅就像是坠在脖颈的珠串,是一种可以与人炫耀的荣誉。
但,这一次不一样,倒不是害怕大煜的律法,只不过是怕麻烦罢了。
当然,怕麻烦的人也不是他。
自从冷弧手中接过东缉事厂,宋旌文便日日睁大眼睛想要挑欢喜的错处,但凡抓着一点尾巴,就会不停的上奏请查。
老丈人的折子允也不是,否也不是,小皇帝……不,老狐狸觉得甚是麻烦。
“朕的确宽宏,”老狐狸大大方方的承认,又大大方方的将小家子气展露,“但朕不接受你的歉意。”
“那……”蟒袍少年躬下的身子微微抬起,“陛下接受奴才歉意的条件是什么?”
他问这句话的时候,脸上堆满的笑容里有刻意为之的讨好,还有早已心知肚明的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