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四虎还特意给赵兰和二叔各带了一根。
至于他自己,以不喜欢吃这种酸酸甜甜的东西为由,直接就没买,实际上他就是为了省钱。
天黑之后,七牛一家首次在新家过夜。
除两个孩子外,三个大人也不知是换了地方不习惯,还是思念大河村的亲人,竟都久久难以入眠。
溧水城里逢夏至,抱膝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
转过天来,赵兰一大早就把朱七牛打扮了一番,又让他自己把书包收拾好了,就要带他去见新的先生。
这先生也不是别人,正是七牛表哥小胖的先生。
这位先生的功名比李先生高,乃是前元的举人,前一任的知县还曾想举荐他做官。
那时大明刚刚建立,缺乏人才,一些任上的官员甚至很多字都不认识,更别提有功名了,而像这位先生这样的人才,但凡好好表现,将来位居朝堂也未可知。
但是,这位先生年纪大了,腿脚不好,就拒绝了知县的好意,继续留在溧水县城教书育人。
经此一事,他名气大涨,溧水县许多人都会把孩子送来他这里,他也陆续培育出了一些读书人,其中有好几位都已经成了朝廷的官儿。
这些消息都是昨天赵兰从赵老汉那里打听来的,据说这位先生手下的学生可不只是分作甲乙丙丁四个班室,而是足有十个班室,每个班室都有几十人,先生一个人管不过来,甚至专门请了几个秀才教授年纪偏小的那批学生,奄然已经有朝着学府发展的势头了。
赵兰可不认为自家七牛会比其他学生差,她已经想好了,自家怎么挣钱可以稍后再说,但七牛入学却是必须赶紧做的事情,为此,她准备了一笔不菲的束修,一副不拿钱当钱的样子。
推开门,赵兰刚迈出一只脚,身体便猛然一怔。
“大人,您怎么在这里?”
朱七牛往前一瞧,只见自家屋檐下站着一个手拿折扇的灰袍老者,正是那宋濂!
“宋大人,你怎么在这儿?”朱七牛松开母亲的手,小跑着到了宋濂面前,朝着他鞠了一躬,一如在村里私塾每天早上朝着李先生鞠躬一样。
宋濂笑了笑:“在你们大河村传达完对黄大人的嘉奖之后,我就已经完成指派,正式致仕了,所以以后别叫我大人,叫我先生吧。”
“是。”
宋濂摸了摸朱七牛的头,问赵兰道:“你这是要去给他找先生?”
赵兰点了点头:“我虽然没正式读过书,但也知道读书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既然都在县城安家了,第一要务自然是要给七牛找个先生。”
宋濂赞赏的说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七牛这样的读书苗子常有,像你这样有主意的母亲也不常有啊。你们也别去找什么先生了,就让我来教他吧,还是像我之前跟七牛说的那样,每天教半个时辰即可,其它时间随他自己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