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公布了,便意味着第二场考试即将开始了。
转过天,学子们继续入场考试。
这一场,考两天,考的是策论。
朱七牛心知地方官府向财部贷款、重建地方来致富、俨然成了大明这两年的热点话题,不少科举考试中怕也会以此为题,考生们都不是傻子,肯定也都会事先押题,若是以此为题,搞不好这些人都能把提前准备的腹稿写上去。
这样的话,答卷倒是好看了,可未免检查不出大家的真实水平,还容易让优秀的人被不如自己的人给盖过风头。
想了想,朱七牛临时起意,写下了第二场的题目——战与和。
众考官一看这题目,全都有些不解,唯有孔十七若有所思。
作为皇帝的心腹,孔十七显然早就知道太上皇正在带兵攻略倭奴国。
考题很快被下放到了考生那里,考生们就更是不解了。
这题目跟时政也不挨着啊。
现在不是该问政各大城市重建吗?
然后……相当一部分考生就麻爪了,根本不知道该从何写起。
说白了,让他们夸夸其谈,可以,让他们干别的,难喽。
……
当天夜里,天色忽然变了,不一会儿就‘噼里啪啦’下起了大雨。
考生们连忙关上玻璃门,便再也不用担心雨水打进来了,可以安心睡觉。
感恩。
太感恩了。
……
两天一夜一晃而过。
考生们的卷子被收了上来。
朱七牛等考官继续改卷。
“诸位,本官的想法是战与和就像是阴与阳一样,相生相克,彼此不离,所以并没有和更好或战更好一说,若是穷兵黩武,国家危险,若是弃武从文,国家也危险。
所以,考卷中凡是极端着重战或和的,统统淘汰,写得再好都不行。记住,我指的是极端的那种,侧重于某一面而不诋毁另一面的不算在其中。
也就是说,凡是兼顾战与和而言之有据的,都可以录取。最后再取其中写得最好、主意最妙的排在前面,次者排在后面。”批卷之前,朱七牛直抒胸臆。
众考官心领神会,于是开始批卷。
几日后,本次录取的秀才名额统计出来了,果然比朱七牛那一届多了近二十人,考官们都很高兴。
朱七牛接过最终名单看了看,里面依旧有张英和刘才的名字,不禁有些替两位好友高兴。
一番磋商后,大家定下了最终排名。
朱七牛又将全部落选的卷子都集中看了一遍,把其中写的狗屁不通的都给排除掉了,剩下五份还不错的。
这五份就属于那种写的不错但比较极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