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学?”朱七牛摸了摸下巴:“倒也不是不行。”
一看有戏,朱叶氏趁热打铁:“七叔你觉得可行?那可太好了,咱们老朱家现在已经有十来个孩子了,你跟四叔马上也要成亲,再过个三五年,你们的孩子也该蒙学了。
若有个专门的地方、让专门的先生去教他们,效果一定比在公学里好,将来不说别的,也不提考多高的功名,最起码文化上不至于差到哪儿去。”
小朱李氏眼睛一亮:“大牛家的说的没错,我咋就没想到这点呢,你不愧是书香门第出身的闺女,就是比我们这些农妇想的长远。七牛,咋样,咱们办一个?”
见三伯母也意动了,其她伯母、嫂子也都目光灼灼看着自己,朱七牛哪儿敢说不同意哦:“行,这事儿包在我身上。”
朱叶氏道:“倒也无需七叔完全承领,我公爹说了,如果七叔你能找来好的先生教导他们,办族学的地和房子他来解决。
至于书本之类的花销,就由二叔和三叔家来出,先生的月钱则由咱们三家根据每家入学的孩子多少来分摊。”
朱大虎做生意这么些年了,赚的是盆满钵满,自然是财大气粗,一开口便是要出房子出地。
可他也没有完全出资,还是给了老二老三、老四两家出钱的余地和表现的机会,照顾了三位弟弟的面子。
再者,朱家四虎里也就只剩他家里没有当官儿的人了,用世俗的眼光来看的话,他的子孙跟其他三虎的子孙一起读书属实是高攀了,多出点钱也省的将来闹出是非,平白破坏了兄弟关系。
大伯家的这点小心思,朱七牛稍微一思考,立刻门清:“行,那就这么办。”
朱叶氏笑道:“那就拜托你了,七叔。你在官场上混的最好,跟文武官员的关系都不错,想来找个年老致辞的进士来给孩子们当先生不难吧?”
听到这话,朱七牛算是明白为何这事儿现在才提起,原来大伯家的人对先生的期望值这么高吗?
可是让进士来给这帮孩子启蒙,未免大材小用了。
而且教书这个东西也是一门技艺,和考科举并不能画等号,更不可能功名越高就越会教书,没准进士手下反而教出一帮废物呢。
“如果说找先生这事儿完全交给我来办,那我倒是有个好人选,就怕你们不同意。”朱七牛道。
“七牛你想找谁来给他们当先生?”大朱李氏问道。
朱七牛反问道:“大河村的李先生现在在干嘛呢?”
大朱李氏和小朱李氏两姐妹是李先生未出五服的堂妹,对这位堂哥的近况自是了解。
大朱李氏道:“大河村不比从前了,很多人都搬去了县城,村里根本没几个人,我堂哥的私塾也关了有几年了。
他的儿女倒也混得不错,做生意的做生意,相夫教子的相夫教子,但他过不惯城里的生活,所以现在还是住在大河村,平日里种上几亩地,时不时给孩子们送点粮食过去。”
小朱李氏问道:“七牛你想找我堂哥来当这些孩子的先生?可他只是秀才功名,考了几次都没考上举人。”
朱七牛笑道:“李先生或许不擅长科考,但他的文化还是很高的,尤其擅长教书育人,我倒觉得他最适合来教九牛十牛他们。正好如今他赋闲在家,咱们完全可以请他来重操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