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实录中倒是明确记载了一个好圣孙朱瞻基,再有几年他就出生了。
若是选他,倒是足够保险,就算他赶不上前面三代皇帝,怎么也不至于太差。
想到此处,朱七牛懒得跟朱八牛辩驳了,拿起纸笔,‘唰唰唰’给燕王世子朱高炽写起了书信,末了还催生了一波。
这位燕王世子朱高炽是个敦厚的,而且文才不错,十分精通儒家那套治国理念和治人之法。
自燕王朱棣就藩太平府后,一年倒有起码半年在草原上南征北战,四处驰骋,一应政务全都甩给了朱高炽。
小胖子朱高炽虽然年纪还小,才十七岁,但把一切都料理的井井有条,不仅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而且还充足的保障着军需,与当地知府那叫一个合作无间。
同时其还效仿先皇和当今皇帝搞起了副业,靠着羊毛衫、牛羊马匹等产业挣的是盆满钵满,乐的花钱大手大脚的燕王朱棣都对其改观不少。
去年太上皇朱元璋大寿,虽然没有大操大办,但朱高炽还是代表燕王府送上了大礼——一艘纯金打造的足有一丈长的宝船。
朱元璋本就带着些农民习气,喜欢金银珠宝和存钱,这艘金船可谓是送到了他的痒处,加上又是亲孙儿的孝敬,他当时收到礼物后可是乐坏了,直接下旨褒奖了朱高炽,还送了他一套第一版的三国演义。
如此精于人际关系的朱高炽,又岂能不跟朱七牛书信往来?
事实是,打从那年朱七牛去北平认识朱高炽后,二人便时常有通信,或谈论诗词,或议论政务,或常谈理想,关系处的非常不错。
若非如此,朱七牛也不好以开玩笑的口吻催生。
书信写好,朱七牛将其封存,打算明日下山后叫人送去太平府。
火焰燃尽,水也烧开了,朱七牛打了个哈欠:“八牛,走,回去洗洗睡觉了。”
朱八牛将灰烬堆里的板栗全部掏出来:“走吧。”
……
一番航行后,朱大牛、朱二牛率领船队成功登陆,来到了朝鲜国土。
朝鲜这边的官员、贵族早就都派了眼线在码头上了,得知他过来,立刻都派了得力的人过去,有的甚至亲自过去了,直接就地瓜分了他们这次带来的货品,结算全都用的是大明币钞。
其中由以粮食最受欢迎,收购价直接是大明粮食市价的两倍。
以米价为例,达到了惊人的七圆一斤。
【怕大家忘了,再科普一下哈,明朝一文钱约等于现在的六毛钱,一两银子是一千二百铜钱左右,也就是七百元左右。】
【而主角推行的一圆铜币等于过去的一文钱,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六毛钱。】
【至于米价,明初的糙米米价并不算贵,而且价格比较稳定,根据史书记载,朱元璋时期一两银子能买两石米,而一石米大概是一百八十多斤,也就是一两银子买三百七十斤大米左右,约合三点二个铜钱一斤,也就是一块九毛钱一斤,跟现在市面上的糙米价格差不多,这也是很多明史研究者推算明朝一两银子约等于一千二百铜钱约等于现在七百块钱的依据之一。】
如此下来,单是这次卖粮食的钱,刨去成本,朱大牛和朱二牛净赚了五千万圆。
而这,还只是他们只采购了辽东就近几个农场的陈粮而已,若是他们多清空几个农场的陈粮库存,赚的只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