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昌政和周昌弼于去年,正式取得了帝都大学毕业证。
两人一路跳级,18岁就修完了所有课程。
这个过程看在群臣眼里,直呼祖宗保佑。
夏帝国的继承者,又是一个聪敏好学的皇子。
只不过,微微有点不足的是,两位皇子同样优秀,但皇帝只能有一个......
“父皇,儿臣已经有了准备,随时可以进入军中。”
皇帝闻言点点头。
坐在皇帝左边的周昌弼欲言又止。
“昌弼,有什么就说。”
皇帝早就察觉到了周昌弼的异样,夹了一口菜送入口中,头也不回的说道。
“父...父皇,儿臣...儿臣也想进军队。”
周昌弼话音一落,席面上仿佛被按了暂停键,落针可闻。
杨博雅神色如常,薛思楠和其他几女却脸色一变。
皇子进入军中锻炼是祖训,也有很好的效果。
但是,每一任进入军队锻炼的皇子,基本确定了皇位继承权。
也就是说,只有下一任皇帝才有资格进入军队。
而其他没有继承权的皇子,不能进入军队锻炼。
这也是防止出现兄弟相残的局面。
军队是皇权的保障,只能由皇帝来拉拢和掌控。
可想而知,周昌弼的话,多么的大逆不道。
皇帝没有说话,而是看看周昌政,又看看杨博雅,
最后扫了一圈其他人,观察他们的表情。
“继续吃啊,凉了可不好吃了。”
皇帝神色如常的继续夹菜。
这个举动,冲淡了一点紧张的气氛。
看皇帝没有同意,也没有反对。
周昌弼神情有些失落,只能按照“计划”,
给大哥周昌政使眼色。
接到兄弟的求助,周昌政轻轻摇摇头。
半个小时后,吃完的众人移步正殿。
宫女和太监们,连忙撤下吃食,并给皇帝一家换上茶杯。
喝了口茶,皇帝开口了。
“昌弼啊,你知道为什么只有你大哥能进军队吗?”
虽然皇帝的声音很轻柔,但大殿众人却惊的一身冷汗。
顶着巨大的威压,周昌弼回道:
“父皇,儿臣知道,可是....”
没等周昌弼继续说,皇帝挥手打断了他。
转头看向周昌政,皇帝继续问道:
“昌政啊,你知道昌弼的想法吗?”
周昌政面色如常,回答道:
“禀父皇,儿臣不但知道,而且也支持弟弟的想法。”
就在这时,紧张万分的薛思楠,连忙起身躬身道:
“陛下,姐姐,昌弼还小,不知道里面的意义,还请陛下和姐姐不要放在心上。”
话音一落,杨博雅同样起身,走到薛思楠身边,拉着她的手说:
“妹妹,一切由陛下决断,我们是一家人,你要相信陛下。”
好吧,皇帝记得昌弼成丁礼时就说过,他的理想是从军。
只不过身份敏感,加上当时还小,皇帝并没有说什么。
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周昌弼的理想从来没有动摇过。
还说服了周昌政和杨博雅。
是的,看这情形,杨博雅和周昌政是知道的,
并且还支持周昌弼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