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妇人抹了把眼泪,只是摇摇头:“这还怎么卖,只能自己吃了。”
这炊饼被踩成这样,也只能捡好的给孙子吃,坏的,就只能自己吃了。
杨应看了一眼老妇人的背篓,被牛二踩过一通,这炊饼还怎么吃?
吃了恐怕会得病吧。
杨应微微一笑,对老妇人说:“这炊饼人是没法吃了,不过买来喂狗还可以,不如全卖给我喂狗如何?”
老妇人看了一眼杨应,停下脚步。
“公、公子要全买?”老妇人问。
“全买。”杨应径直回答,“得多少钱?”
“这还有三四十个炊饼,本来七文一个,现在不能吃了,公子若想买,给二百文……一百九十文就行了。”老妇人小心翼翼地说道。
炊饼和后世人们常吃的馒头差不多,但没发酵过,更硬一些,由于不是精面做的,颜色不可避免地发黄。
虽说没什么技术含量,但这里是汴梁,物价贵,一个炊饼七文钱,成本就得五文半。
二百文也就是成本价,但饶是如此,老妇人还觉得卖贵了。
“好,那边全帮我包起来吧。”杨应对老妇人说完,从钱袋里掏出一串钱递给老妇人,不止二百文,倒有快三百文了。
“公子这是……”
“这些钱于我来说太少,也懒得数了,二百文肯定是够了,拿着吧。”
老妇人望着杨应,她这种一文钱要掰成两瓣花的人,自然看得出来,这一串,起码得二百七八十文!
对老妇人来说,这也不算是笔小钱了。
够她家一老一少用半个月的。
“多谢公子、多谢公子!”老妇人接过钱,连声道谢,接着揣起钱,迅速离开了街道。
她生怕又有泼皮无赖来抢她的钱。
杨应正想跟着牛二,去找杨志,却忽然听见背后传来一道人声:“看你随从这么多人,助人怎么这般吝啬?”
杨应回过头去,发现一女子正往这边走,看起来约莫二九年华,面容姣好又带着些许青涩,按他那个世界的话说,正是上学的年纪。
说着,她从钱袋取出两块碎银子,对侍女说道:“把这些银子去送给那婆婆。”
杨应有些好奇地看了这女子一眼。
这口气,不像是个小家碧玉说出来的,倒像是鲁智深说出来的话。
见自己的侍女被挡住,那年轻女子露出疑惑和生气的神色,杨应悠悠解释道:“二三百文或许还不至于招惹强盗。
可要是姑娘这两块银子给到她手上,这市集上人多眼杂,我看她回不到家,银子就会被抢走。”
一两银子起码能值两贯钱啊!
说完,杨应摆摆手,让豆兵为女子的侍女让开道路。
女子却没有再让侍女去追那老妇人。
他在思考杨应的话。
“你懂的挺多啊?”女子又问。
“江湖经验罢了。”杨应回应一句,说完正要离开。
却又听见女子追问:“你叫什么名字,我怎么没在东京见过你?”
“杨应,初来汴京。”杨应礼貌地回答了一句。
那女子点了点头,又问:“你既然是初来汴京,又没有带狗,怎么会买炊饼给狗吃?”
杨应微微一笑,没有回答她,只是让豆兵提起炊饼,自顾自地去赶牛二了。
见杨应不理她,那女子反倒来了兴趣:“翠儿,我们跟着他!”
“小姐,前面人太多了,您好不容易出来一次,妈妈要是知道您去人那么多的地方,恐怕下次就不让您出来了!”侍女翠儿为难地说道。
“你不说,妈妈怎么会知道,他快走远了!”女子也不怪侍女,跟在杨应的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