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储物空间,确定这次带来的东西都在,赵恒这才放心下来。
取出一块“魔都”手表,上发条,还能走动,也没啥大问题。
随后,赵恒开始整理当前这个身份的财产。
现金有七百多块钱,其中四百多是虚构的父母留下来的。两百多是这两年在酱油厂当学徒工攒下来的。
学徒工一个月十八块,赵恒是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每个月也能攒下个十块八块。
这七百多块的存款,足有厚厚的一大叠。其中有女拖拉机一元、车工两元、炼钢五元(还有碳黑版五元)、大团结十元。
也有零零散散的,枣红一角,长江大桥两角、纺织五角等小额纸币等等。
在今年,赵恒又转正成了一级工,工资更高了。
甚至不用空间里的各种物资,赵恒也能在这个年代生活的很滋润。
当然,除了现金,家里还有各种票据,粮票,油票等各种票据。这年头,什么东西都是凭票供应的,只有钱没有票,很多东西买不到。
除了钱和票,还有家里最重要的“三个本”:户口本,粮油本,副食本。
户口本的重要性不用多说,粮油本同样至关重要。这是一个城里人身份的象征,生活的基础。有了粮油本,每个月就有定量的半斤豆油,半斤猪肉,细粮,粗粮若干。
副食本也是不可或缺,在这个年代,主食和副食是严格分开的。副食品有糖、糖果、罐头、茶叶、乳制品、蜜制品、豆制品、以及烟、酒、果品等。
副食能给人体提供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有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逢年过节的时候,还能凭借副食本买到一些瓜子,花生,糖果等等。
将这些钱、票据和本整理完毕,赵恒直接把它们都收进了储物空间,留下一些几分几毛的钞票,放在口袋里。
随后,赵恒开始打量起这个家。
房子是两间土坯房,加起来有四十平,还附带一个不大的小院子。
相比于整个光字片,大多数人家还是一家人挤在一个炕上,赵恒无疑是幸福的。
除了房子和钱财,还有一些必备的生活物资,换洗衣物。
两间屋子各有一盏电灯泡,算是这个家里唯二的用电器。
除了这些,家里最值钱的,大概就是那辆有些破旧的凤凰牌自行车了。
但再怎么破旧,这辆自行车在这个年代,也是难得交通工具了。
还算不错,刚穿越过来,就过上了有车有房,工作稳定,家有余粮的幸福小康生活。
就在赵恒感慨这些的时候,门外传来周秉昆的喊声:“恒哥,在家不?我妈让我过来喊你吃饭了。”
赵恒连忙收回思绪,应了一声:“在家,这就来。”
打开房门,最近院子里站着个大脑袋的憨厚少年,正往屋里看去。
赵恒也是很自然的打个招呼:“秉昆,又是让你跑腿了。来,这个给你。”
赵恒说着,从口袋里摸出几个水果糖,递给了周秉昆。这还是赵恒在屋里找到的,有十几颗,都放在口袋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