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成绩惊掉了李子园的下巴,盖因今年新开辟的第一片地(9000亩粮豆,4500苜蓿)大豆亩产仅得30公斤,小麦37公斤,莜麦32公斤,小米倒是有亩产52公斤的产出,但都比去年的那片田首年产量要低。
相比起这个,今年开辟的第二片地(6000亩粮豆,3000亩苜蓿)产量就更让李子园难过了:大豆莜麦只有24~25公斤的亩产,小麦小米平均亩产也没超过35公斤。
不过今年的第二片地耕种的时候连田里的树桩都没清理掉,产量低些倒情有可原。而造成亩产差距如此之大的原因就是“肥力”了。去年开辟的耕地在起初就享受到了农家肥的照顾,平时烧的灰烬用不掉的也都加了进去。待到后来新港城人畜数量增加,堆出来的肥是一分没给它少了。
还有就是苜蓿和大豆的固氮作用,农民们收割大豆的时候可是把根留在田里了,辛勤的根瘤菌在宿主躺倒之后又奋斗了好些时日。这肥力与生地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了。
一番统计之后,今年的秋收共得粮豆726.25吨,其中“肥地”以21.15%的面积提供了32.7%的产量。
与此同时,被打发出去一起捕鱼的炮舰和运输船纷纷返港,既为了放下渔获,也为了即将开始的秋航。有了4艘渔船专事捕鱼之后,今年的鱼产量远比去年高。仅4艘渔船至今已捕获各类渔产品480余吨,顺便还生产了87吨的鱼粉饲料。
而在其他船只加入之后,那些洄游的鲑鱼便倒了血霉,被李子园手底下大大小小的船只堵在河口捞了个爽,这额外提供了872吨的渔产品。
截至九月初五,李子园船队的渔获总量达到了1352吨,远超粮豆的产量。
顺带一提,此时北望岛上的军民(包括时不时出差的水手和正规军)总人口为6678人,其中新生儿数量接近700。以北望岛今年截至目前的超2000吨粮肉产量,已经足以实现粮食自给。而不出意外的话,4艘渔船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仍会在各处河口“堵截”洄游的鲑鱼,这又能提供数以百吨计的鱼肉,还有接下来岛上核桃的成熟季...
放下统计册子,李子园倒是有些明白为何小麦会击败小米成为种植量最多的旱地作物了。古人的选择一点儿没错,当水肥充分的时候产量比小米高一头。而北望岛附近的渔业资源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开发,李子园觉得自己挺重视了,但实际情况是他的重心还是在土地上。不说船只的建造和人员的培训,就说渔网,北望岛至今仍靠从大明采购,白白占用了运力不说,还消耗了大量的货币。
莫非是之前在北望岛种桑养蚕的路子走错了?李子园摸着下巴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