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一整天的忙碌,人员物资都准备完毕,随时可以出海。在这一天中,李子园却也没有闲着,他开动起锈蚀的脑瓜子,将新款战舰命名为「觅河级」,即以新港镇旁的那条河为名。而首舰的名字就简单了,就叫觅河号。
七月十四,原三文鱼01号全员在觅河号甲板集合。随船的还有各运输船上抽调来的一些优秀水手,若是一切顺利,他们以后都会在新船上工作。
当然,如此大的新船试航,李子园也必须做一些相应的安全准备。除了在船上多挂装舢板、装备轻木芯救生衣,还有三文鱼01、02和03号随行,以保障新船发生重大事故时乘员们的安全。
新的三文鱼01号船组人员以黄金藻号原班人马为核心,填充以训练差不多的实习水手,此次随行刚好也是给新的船组人员磨合训练的机会。
“风向南偏东20°,顺风。保持航向,满帆前进!”
觅河号刚刚驶出码头,便捕捉到了相顺的和风,船队在风的吹拂下缓缓加速,很快便让李子园有了“乘风破浪”的感觉。顺风顺水,李子园觉得这是个好兆头。
......
“风力过大,缩帆行驶!”
......
海上航行是枯燥的。刚开始还兴致勃勃的李子园,兴奋劲儿过了以后觉得不过是换了艘大一点的船,没什么好稀奇的。坐哪艘船不是坐呢?更何况,这艘七百多吨排水量的船还比不过大明开去琉球国的封舟大。
说来也是厉害,封舟千来吨的大船,从皇宫下达命令建造,到建成开出去居然只用3个月的时间,李子园有理由相信除了干船坞,明朝的时候已经有了“标准化建造”的概念。
经过一天一夜的航行,船队抵达了北望岛最北部的海湾。这附近都是经济水域,非常适合捕鱼,后世是日本的最北方的渔港。
不过李子园暂时没有派遣渔船过来捕鱼的想法。每年的鲑鱼渔汛带来了大量的鱼群,如何把这一块把握好才是粮食保障的关键。
李子园有这么多船,结果去年全年到处乱跑,才捕捞了两千多吨的各类渔获,感觉还是蛮丢脸的。
后世日本北海道秋鲑大歉收也能有三万吨以上的收获,那还是在滥捕滥捞渔业资源在枯竭线边上的产量。李子园不贪心,只要守在北望河口几个月能有个四五千吨他就很满足了。
掏出球表看看时间,李子园估算起船队的航速。这一段航程顺风的时间挺长,完全没有遇到顶风的情况,还有日本暖流的支流微微推动着,绝对说得上是顺风顺水了。平均航速在6~7节,最快的时候可能达到了8~9节,但时间不长。
不过远行未必会有这样的运气,平常跑跑能有个4~6节的航速便足矣。
船队没有再去更远的地方,在北边踩个点后便掉头返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