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砸吧了一下旱烟,吹了一口气,又用路边的野草杆捅开旱烟枪,这才对卫骏青说道:“可能是她知道自己大限将到,强撑着一口气对自己这个家庭做了最后的打算。唉,可怜天下父母心,竟做到如此地步。”
卫骏青道:“遇到了就过去送老人一程吧。”
他可是听到老人说的那句话,帮我照顾一下我儿子。一个60岁的儿子。
老人似乎有什么话想说,看了看,没有说。
他心里想的是,反正这愣头青不是自己的后人,说那么多好话给他听,图的什么?
活了大半辈子,有些话还是憋在自己心里的好。反正,话又憋不死人。
两人过去时,一堆人围着,只见老太太还端坐在大门口的石墩上。那样子,仿佛是在接受众人拜访一样。
大家围着归围着,没有人上手。这年头,有些事说不清。人家一句,你没有撞为什么要扶,就让你有理说不清。
这就是这样。这年头,谁出手,谁就要负这个责任。
“快啊,请人啊,不能老这么放着。等老人身子硬了就不好换衣服了。”
“谁说不是啊。身子冷了,就难穿衣服了。家里就那一个傻子儿子,只会一个劲儿哭。你们说,这事咋整?只打了电话,让她女儿过来,唉,家里没一个顶用的人,这就不像一个家。”
又有人接着说:“唉,你看,这有儿子和没儿子没什么两样。这么大年纪了,也不给准备寿衣。咱们比这年纪小的,都备了寿衣,放在家里,每年端午节拿出来洗一下。”
“是啊,你看,这老太太,刚刚还给大伙发了洗衣粉,怎么这么快就走了?”
“该她走的时候到了。人啊,到这个时候也知道自己的大限到了。可怜的老人,为了这个瓜儿子,这一辈子没少操心。”
有人接话:“我小时候,常常来老人家杏树下捡杏子吃。村里旁人会骂,她不会骂,还让我们接着捡,还会用棍子打下一些杏子,是个好人。”
“是啊,老太太人爱干净,家里什么都抹的干干净净。就是家里装面粉的黑瓦罐,擦的黑的发亮。可惜这老人了。”
“你还说,这年纪也到了。老人有86岁了吧?”
“我前年听她说85了。人家讲究,73和84岁不说,虚报一岁。”
“唉,人不如墙上钉的个钉子,说没就没了。”
“谁说不是啊。”
众人议论着,这时,一辆白色的小汽车停在门前,一个女儿,由后人推开车门,哭啼着下了车。
“我兄弟呢?我妈都这样了,他还不当家吗?那不顶个人,真是,有他不多,无他不少,不如死了的好。现在,我妈去了,他以后也会饿死。晚死不如早死,一起走了算了。”
有女人上前拍着她后背安慰道:“女子,话不能这样说。你毕竟是嫁出去的姑娘,不要这样骂人。先看这老人如何穿。”
“还没有买好。”
“先不说老人寿衣了,先把人抬进门再说。你看,人还在门前的石墩子上坐着,这也不像个话。”
女儿喊过自己的儿子,一起抬着老人进了房子。
邻居老太太说:“一会儿等寿衣回来了,打盆热水,将身子洗一下,就好穿衣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