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青州平原郡。
(据后汉书郡国志第二十二记载,东汉时期的平原属于青州。
但武帝纪里有这样的记载:建安十八年也就是213年,那个时候平原被归到了冀州。)
徐和与公孙续带着十万精锐黄巾之士绕了一大段路程,终于渡过了黄河来到了平原郡内。
而后,在劫掠了附近的几个村落后,十万人马便直奔冀州而去。
与平原相邻的乃是清河郡,两郡之间被一条河流截断。
这河流乃是漳水的支流,名曰清水河,清河郡也是因此而得名。
(不知道兄弟们有没有听过探清水河,不过这个清水不是那个清水河,我特意查了一下)
清水上有一渡口,说起这个渡口,它还有一个更加令人耳熟能详的名字-界桥。
徐和本以为长平军会在界桥阻截他们,不想直到他们全部渡过了清水也没有碰上一个敌军的影子。
正在他百思不得其解之时,何曼走了上来,
“渠帅!
我等不是说渡过黄河后,便前去接应大营中的兄弟吗?!
怎么一路来了清河郡?”
何曼与刘辟私交最是要好,顾才有此一问。
“此乃公孙公子的计谋,为的就是要迷惑敌军。
我军先在这清河郡闹出些大动静来,吸引敌军的注意力,再派人前去接应大军渡河,如此方才稳妥。”
“渠帅,这公孙公子还真是有大才啊!
若是如此的话,某愿率军去接应大军!”
“也好,不过本帅不能调拨太多的人于你...
三万人马,可够?”
“不过是接应大军渡河罢了,三万人马足矣!”
“好!那你务必要小心!”
...
随着何曼率领三万大军离开了清河郡,一支躲在暗处的大谁何小队也适时的冒出头来。
“敌军竟又分兵了,走的还是相反的道路,他们究竟意欲何为?”
“老三,你的脑子自然是想不通这些花花绕绕的,赶紧将这里的情况回报给大都督就是了。”
“老大说的是,事不宜迟,我等速速离开此地。”
...
百里外,清河郡治所清河县。
本应在南皮水寨的周瑜却出现在了清河县府衙中。
原来,周瑜用计火烧了黄巾大营后,便率军由漳水一路来到了此地。
漳水原是黄河下游最大的分支,后因黄河改道南迁,便脱离了黄河,一路流向了渤海。
(水经注查到的,大约是在西汉末年,公元11年左右。)
“大都督,李将军,已探明敌军动向。
黄巾再次分兵三万向着南皮方向进军,领头的贼首名为何曼。”
一名大谁何的暗探恭敬的将黄巾军的动向统统禀告了一番。
周瑜听完轻轻挥了挥手,示意他退下。
随即他朝着一旁的李存孝说道:
“李将军,如今黄巾贼还不知北岸大营已被我摧毁,此番再次分兵,定是为了接应黄河北岸大营的人马。”
“周都督说的极是,某原以为周都督只会派人牵制敌军渡河,不想都督竟以一己之力瓦解了黄巾大营,真是少年英雄啊,某佩服!”
“我只是略施小计罢了,何况其中还有赵都督的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