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油门踏板一点一点的松开,T34坦克发动机的喧嚣声渐渐地落了下去。
“轰隆隆,轰隆隆...”
原本给足油门咆哮,现在声音渐渐变小。
缓缓松掉油门之后。
T34坦克便一点点没了动静。
李长明慢慢放掉油门,是在营造一种坦克行驶越来越远的假象。
而在这轰隆隆炮击战地的更远处。
只见一辆摩托车停在山路路侧。
两位米国大兵趴在幽暗的环境中,正眺望着远方的炮火轰炸区。
黯淡的夜色里,轰隆隆的硝烟弥漫整个轰炸区,视线显得并不是那么清澈。
趴在草地里的大兵缩回脑袋,看着身旁的战友说道:
“我听不见坦克的声音了。”
“我想,他们应该离开了。”
“快向上级汇报吧。”
“我们也尽快回去。”
“我可不想被敌人的狙击手发现。”
另外一位大兵点了点头,当即抓起步话机:
“这里是E小队,这里是E小队。”
“目标已脱离轰炸区。”
“重复,目标已脱离轰炸区。”
“现在申请返回。”
步话机的那一头,消息快速而来:
“E小队,火炮巢收到。”
“炮击结束,允许返回。”
关闭步话机,两位大兵谨慎地朝后爬去。
在黑夜之中,他们重新乘坐上那一辆摩托车。
“轰!”
摩托车机动灵巧,眨眼行驶离开战斗区域。
这是米军炮兵反装甲战斗战术。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米军认为想要摧毁坦克,大口径榴弹必须直接命中,才能产生显着效果。
所以米军炮兵反装甲仰赖精准度。
在缺少精准制导的情况下。
他们便会派出前卫哨兵当作“眼睛”,用来对目标坦克的撤离地区进行精准炮击轰炸。
而随着“眼睛”的退场,这漫天轰隆隆的炮击也就渐渐地弱了下去。
沉默的T34坦克里。
所有人都静静聆听着坦克外的炮击声。
天空中的炮击声渐渐低弱。
最后,天地恢复了安宁。
敌人的炮击结束了。
万籁俱静,硝烟纷飞的战地里。
T34坦克静静地停在大坑当中,安稳无恙。
“呼...”
战士们听到外面的炮声消失无踪,均是长长地吐了一口气。
李长明没想到这一招还真骗过了米军的哨兵。
所谓兵不厌诈。
他感受的周遭的环境,立刻看着战士们说道:
“同志们,抢修车辆!”
所有战士立刻动了起来,第一时间检查坦克的问题。
与此同时。
350高地的王连长失去了坦克联络,立刻也派出了步兵战士:
“你们马上出发!”
“一定要找到他们!”
“快去!”
一支十人小队离开了350高地的坑道工事,夜色中隐蔽地进入前沿战地。
斑驳的前沿战地,交战区。
一辆t34坦克静静地一动不动。
以t34坦克为中心,坦克前方十余米处,装填手正趴在泥土当中,持枪警惕环视四周。
坦克后方,炮手也手持波波沙冲锋枪,时刻戒备。
坦克里,通讯机电员正在对着笔记本满头大汗地维修通讯器。
坦克一侧,驾驶员和李长明正在争分夺秒地修坦克。
一边修着坦克,两人一天话语轻轻:
“教官,咱们这就撤退了啊?”
“怎么?你不想撤退吗?”
“我的意思是...咱们这的位置挺好的...”
“要是咱们在这埋伏,我保证,敌人的坦克一辆都跑不了。”
“这样能让咱们的步兵同志少流点血啊!”
言语中,驾驶员盛力标透露着昂扬斗志。
想来之前的战斗,给他加了一把火。
可是李长明思考再三,却没有一时上头答应下来。
他决定小心谨慎为上。
就在李长明思考着如何不浇灭战士们的斗志,又能谨慎严肃作战的时候。
他突然眉头皱了皱,伸手止住驾驶员盛力标修理履带的动作。
盛力标微微一愣,抬头看向李长明。
可李长明的视线已然牢牢转向一侧。
就在这时。
负责警戒的炮手立刻持枪朝向李长明所望向的方向,低声喝道:
“谁!”
幽暗的战地里。
只听得一个声音快速传来:
“九连的!”
话语落下后,一位志愿军战士的头冒了出来。
随着他冒出头来,身后数个脑袋齐齐抬了起来。
原来,是350高地的九连步兵前来支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