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里,伴随着胡琼芳的讲述,一幅幅画面,开始呈现出来。
一个没什么文化的、乡下出来的寡妇,却凭着自己的双手,在336省道旁边,经营起了这样一家无论是环境卫生,还是服务态度,都远远超过了“国营饭店”水准的个体饭店。
此时,画面陆续拍摄了芳姐饭店门口的停车场、屋檐下一排整齐干净的座位,还有宽敞明亮的大饭堂,玻璃擦得连苍蝇趴在上面都打滑的打菜窗口……
“乖乖~我怎么觉着,叫电视台这么一拍,胡老板家的盒饭,就是卖五块钱一份,也是应该的?”
人群中,有人忍不住嘀咕道。
还有家境不错的,看到这里,对身边其他人小声炫耀:别说省城的国营饭店了,就是外宾大饭店,我瞧着也没胡老板家卫生搞得好。
“你们看到没?胡老板家打菜窗口里头,所有人都穿着防尘服,戴着防尘帽和棉布口罩,外宾大饭店那些上菜的服务员,都没一个戴口罩的呢。”
“哇!那咱们去胡老板家饭店吃饭,岂不是比外宾还阔气?”
“唉~你可少说两句吧,我估摸着,今天这个新闻故事片播出来,以后胡老板家饭店排队来吃饭的人,肯定更多了。”
“不行!明天我一定得带我老婆孩子,去胡老板家吃一顿!”
人群里叽叽喳喳,主要是因为这个新闻故事后半段,已经没有胡琼芳这个“新闻当事人”什么事儿了。
而是换成了两个相貌平平无奇的中年男人,坐在那里,一本正经地分析着,芳姐饭店的出现,对于全省的个体经营户们,都有哪些启发作用,相关部门应该如何鼓励更多个体户向胡琼芳学习……
这些话题太枯燥了,大伙儿根本不感兴趣。
几个糟老头子,长得又不如胡老板漂亮,说话也没有胡老板好听,听得人昏昏欲睡。
人群议论纷纷,大伙儿都在商量着,明天一定要去胡琼芳家饭店,尝尝电视里拍的那个“快餐”,到底有多好吃。
也有经常去胡琼芳家吃快餐的邻居,在给其他人疯狂卖安利,告诉他们芳姐饭店里中午哪些菜好吃,晚上又有哪些菜不容错过。
俨然已经是芳姐饭店的死忠粉了。
不过,邻居们的八卦,却提醒了已经看完节目的姜甜。
这个年代的人,对于电视、报纸这样的传统媒体,信任度还是很高的,刚才那个邻居说的没错,今晚的节目播出之后,明天开始,未来几天,他们家饭店,肯定会迎来一大批看了电视来吃饭的新客人。
能不能留得住这批新客户,就得好好准备起来了。
看完节目,顾不上喜悦激动的心情,姜甜立刻把她妈叫到一边。
“妈,他们说的没错,省道边上好些人家都有电视机,今晚肯定有不少人都看到咱家饭店的新闻报道了。”
“我估摸着,不是明天就是后天,来咱家吃饭的人肯定会多起来。”
“而且这些人基本上都是以前没来吃过饭的新客户,咱们得想办法,把这些新客户给留下来!”
别到时候准备不充分,客人来了,准备的饭菜不够,卖完了,人家白跑一趟,下次可就不一定会再来了。
胡琼芳的表情也严肃起来。
“咱在院子里再砌四个灶台,从外面请两个做饭的大师傅来帮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