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姜甜的一点小心思了:只要二老被这个小超市给拴住了,以后可就不能经常回村里去啦。
就像现在的胡姥爷和胡姥姥一样。
刚开始搬过来的时候,二老还舍不得老家的菜园子,还要继续种菜呢。
等到胡姥姥做粽子每天都要守摊子,胡姥爷开着小卖部,也根本走不开,老两口再也没提过要回村里种菜这回事。
他们又不傻!
稍微算算账就知道了。
这年头农村的蔬菜卖不上价格,你就算把菜种的再好,一年到头,靠卖菜也挣不了几个钱呀。
有那个伺候菜园子的时间,胡姥姥多卖点粽子就挣回来了。
更别提胡姥爷那边,自从把烟草专卖证办下来之后,他老人家连晚上都舍不得关门,就因为晚上跑来买烟的特别多。
运气好,遇到要买两条好烟请人办事的,一单赚的钱,就抵得上他卖两百斤蔬菜挣的钱了。
还轻轻松松,一点都不累。
门面房后面开了一道小门,穿过小门,里面又是一个大院子。
院子一边打了一口井,井口边上,贴着墙做了一排宽敞的水泥池子,池子一边搭了一个方桌大小的水泥台,平时可以在这里洗菜什么的。
另一边就更妙了,用整块的青石板,做了一个固定的搓衣板,旁边也有一个水泥台,拿来洗衣服可太方便了。
水井和水池上面还弄了一个葡萄架,等过几年葡萄爬满架子,夏天在院子里洗衣服就一点也不热了。
院子里没有浇筑水泥地面,只用红砖和水泥铺了横竖几条小路,沿着小路继续往里走,就是三间正房了。
正房的设计,也和现在农村常见的样式完全不同。
居然没有堂屋!
不对,按照姜甜的说法,城里人住的房子都这样,进门是半间房隔出来的一个客厅,客厅侧面摆着一组沙发,一个茶几,一组五斗柜,所有的家具边缘,都打磨成了圆角的,就算不小心撞上去,也不会受伤。
客厅后面半间房,做了一个超大的衣帽间加储物间。
老人家嘛,甭管是现在,还是几十年后,大多都喜欢攒东西,家里的东西都舍不得扔。
姜甜可不想看到好好的主卧,最后变成了杂物间,索性提前给二老做了一个超大的储物间。
这个储物间就厉害了。
三面墙上,全部都做了到顶的储物柜,上面防潮的柜子,可以放换季的被褥。
中间的隔层,可以给二老放换季的衣服什么的。
下面还做了一排挂衣区,一些不能折起来的衣服,或者可以挂起来的包什么的,都可以放在这里挂起来。
最下面一层,全部做成了大小不等的抽屉,姜甜打算找时间给何奶奶做一下分类标签,把一些家里常用的工具、针头线脑、没用完的毛线、碎布头,还有重要的证件什么的,都分类放在抽屉里,外面贴上标签。
这也是防着以后二老年纪大了,健忘,有个标签,想找东西的时候,就不用翻箱倒柜的去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