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过年,蒯永兰因为工作积极,表现出色,升职做了班组长。
她原来的班组长也升职了,去姜甜的新厂子做了车间主任。
做了班组长之后,蒯永兰每个月的工资,涨到了八百五十块钱,加上各种奖金和加班费,平均每个月都能拿到一千出头。
蒯小弟也因为姐姐的关系,进了姜甜的新厂,蒯永兰特意花钱请客吃饭,给小弟找了个老师傅,教他做箱包的手艺。
这个新厂子,跟以前那几个不一样。
蒯永兰也是听厂里的小道消息说,这个新厂子,上头的大老板是打算做什么“高级定制”的,专门给有钱人定做各种公文包、真皮女包什么的,还有那种带轮子的行李箱。
听说厂里随便一个公文包的价格,都抵得上她们半年的工资。
这包怕不是金子做的吧?
新厂子的工人工资也比他们高,尤其是那几个老师傅,听说一个月工资至少三千块!
想到小弟高中毕业之后,一直没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在火车站那边摆摊,虽然赚的也不少,但总归不是长久的事。
主要是小弟还没说亲,他们城里现在说亲的门槛,最吃香的就是吃公家饭的,其次是供电局、卷烟厂、钢铁厂、化肥厂这样的国有企业,再然后就是市里和街道办的厂子,里面的正式工人也挺吃香的。
像她这样的私人企业工人,就不是很吃香了,稍微条件好点的人家,都不想找私营企业的工人。
就他们家这条件,什么国营大厂是别想了,能想办法给小弟弄到私营企业去,做个靠手艺吃饭的技术工人,说不定还能自己在厂子里处个对象啥的。
让蒯永兰没想到的是,她本来想送小弟进厂子学一门手艺,结果没想到,大老板偶然间尝了小弟带到厂里的卤豆干,居然把他从新厂带了出来。
蒯永兰也是过后才知道,她们大老板除了这家卫生巾厂之外,还投资了不少厂子,其中就有专门做土特产的厂子。
蒯家三代人都是开豆腐作坊的,做豆腐的手艺是一绝。不过自己摆摊卖豆腐,有时候豆腐没卖完,又不想浪费,就会把剩下的豆腐做成臭豆腐,没卖完的豆腐干,也做成卤豆干或者臭干子之类的。
姜甜上辈子就很喜欢吃那种拆袋即食的卤豆干,不管是直接吃,还是切丝拿来炒菜吃都很方便。
而且这种塑料包装的卤豆干,还特别适合长途旅行的时候,带在路上做小零食吃。
正好蒯家父子会做豆腐,家里在省城还有一个豆腐坊,姜甜索性把蒯家左右两边的老房子全都买了下来,扩建成了一个豆制品厂。
这时候各地政府为了发展经济,解决老百姓的就业问题,到处都在鼓励建厂,姜甜这个豆制品厂开起来,不但各种证件办的飞快,厂子所在的街道,还给她颁发了一张奖状,感谢她为街道解决了三十多个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
要知道,这三十多个待业青年,要是一直没有找到工作,就可能找不到对象,一个没有家庭牵绊的人,毫无顾忌,很有可能就会变成一个危险的社会隐患。
而且,姜甜的豆制品厂,可不止解决了这三十多个人的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