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景彦早深陷其中,被权势迷得看不见前方的路。
不管多聪明的人,在面对那个高高在上的位置的时候都会认不清自己的现状。
不过景平帝的厌恶是那么明显,明显的景彦也开始慎重起来。
与此同时,贤王景凌也在盛保麟暗中的支持下开始冒头。
这两年盛保麟已经逐渐接手自己岳父的势力,那些依附在柳怀芳下面的官员为了自己以后的仕途也渐渐聚集在盛保麟的身旁,隐隐有架空柳怀芳的架势。
柳怀芳对此自然有所察觉,就连贤王跟盛保麟之间的暧昧他也略知一二。
但他并不在意,毕竟这些势力他迟早都要交给盛保麟,盛保麟的所有孩子都是他女儿生的,柳家跟盛家早已绑在一处,盛保麟的崛起也意味着柳家不会没落。
不过柳怀芳也有自己的心思,他现在早已把精力放在了培养第三代的身上,自己的儿子们不争气,孙子们却还有希望。
随着贤王的崛起,朝中的局势一下子变得暧昧起来。
贤王依旧在大理寺查案,景平帝并没有任何给予他过大的权势,却时常召他入宫侍奉御前,一时间贤王风头无两。
在景平帝这样的行为下,肃王的危机感一下子冒了出来。
原本他的心思全都放在拉拢朝中大臣上面,此时看到平时看不起的老五被父皇频频召见,让他陡然慌了起来,赶忙召集幕僚门客议事。
原本肃王手下有两大幕僚,分别是张玉跟韩廷。
韩廷虽是后来,但因为频频立功,颇得肃王看重。
而张玉虽被韩廷压了一头,但因为是王府的老人,因此肃王也颇为看重。
但自从张玉听从了朱清的建议自请管理王府的产业之后身份便变了,原本的幕僚变成了管事,不过因为张玉打理得当,给肃王府带来了不少的钱财,更是为肃王收集京中情报,帮了肃王不少,因此地位也水涨船高,隐隐有超过韩廷,重回第一人的架势。
原本一切都很好,虽然张玉手里的产业有不少掺杂着贤王的人手,但并不多,顶多起到一个查账的作用,更何况那个时候贤王还跟肃王绑在一起,张玉自然没有必要担心。
但后来局势突变,肃王跟贤王分道扬镳,虽然贤王插手产业的事情除了他跟朱清没人知道,但张玉心中依旧惴惴不安。
张玉希望贤王能乖乖的把人手撤下去,一切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他再找机会打听一下朱清有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别人,若是没有找机会结局了朱清,这件事就不会有人知道了。
谁知道事情并没有按照张玉设想的进行,甚至张玉还被贤王手下的人威胁了,威胁他的正是张玉最信任的副手,他甚至都不知道这人早已背叛了他投靠了贤王。
副手言明他们早已通过张玉知道了许多肃王府的机密要事,让张玉掂量掂量,到底要不要告诉他的主子肃王。
张玉原本是不信的,可副手随意说的几件事便让他面白如纸。
这些事很多都是因为莫名其妙的原因失败,其中更是有肃王辛苦收集的大臣把柄想要拉拢他们。
这这些大臣全都在肃王拉拢之前便被抓了起来,御史弹劾,大理寺审查,刑部复核,最后这些官员一个都没逃过去。
当初肃王知道之后在府中大发雷霆,因为这些官员都是一些位置十分敏感的官员,他又不可能在景平帝的眼皮子底下安插人手,只能尽力拉拢。
没想到最后全都做了无用功。
当时经手此事的人员全部受了罚,张玉当时还庆幸没有自己的事情,没想到这些竟然全都是他泄露的。
要是肃王知道了......
张玉惨白着脸不敢再想。
最后张玉只能答应不再管贤王在产业里安插的人手,而贤王府也答应会处理掉朱清。
没有了朱清这个定时炸弹,张玉总算松了口气,可产业里那些贤王的人像一根刺一样扎在张玉心里。
好多次他都想将一切告诉肃王,可是每次看到肃王对韩廷的看着,还有对办事不力的下属的责罚都让他默默闭上了嘴,变得越发沉默。
而张玉的这些表现肃王并没有察觉,可以说是知道了也不想费心管。
毕竟他现在有了韩廷便够了。
在告诉了韩廷自己外公说的话之后,韩廷一脸严肃的说道;“王爷,依在下的看法,您应当暂时放下手中权势,专心陪在陛下面前尽尽孝心,好重新赢得陛下的青睐。”
“这.......”
景彦一脸为难的说道。
不是他不想,只不过这么紧要的关头,他实在是是脱不开身,而且要是自己放下了,这些人因为冷落转而投靠老五怎么办,他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肃王的犹豫被韩廷看在眼里,他苦口婆心的劝道:“王爷,现在过来依附的官员不过是庸碌之辈,您不如把心思放在陛下身上,跟陛下絮絮父子之情比起一直拉拢官员有用的多。”
景彦也知道这个道理,只是让他脱身他实在是做不到,只能问道:“先生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韩廷长叹一声,不再言语。
景彦见状有些恼怒,其余幕僚门客看到肃王的态度深觉自己的机会来了,纷纷献策,其中一些法子简直是异想天开,景彦的脸色一直都没好起来过。
终于,景彦看这些人一个靠谱的主意都说不出来,便将所有人都赶了回去,只有韩廷一直坐在位置上没有动换。
原本景彦还有些生气,但看到韩廷一脸严肃的样子,他也隐约明白方才韩廷没有说话恐怕是因为当时的场合不方便。
不得不说,景彦能吸引这么多人才也有他的过人之处,此时意识到自己刚刚错怪韩廷便赶忙道歉,一点王爷的架子都没有。
“方才是本王态度不好,还请先生见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