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人少,却也能招待百来个人。
晚上从四点多就开始忙了,很多人为了避开排队,一下班就跑来了,从四点多吃到七八点,吃的膀大腰圆,才醉醺醺地回家。
楚嘉利从四点多做到半夜的夜宵档,营收就有大几千,再加上中午的收入,生意好时能有小一万。
沈珺心情蛮好的,这一个多月,赚了十多万块钱,沈珺留了两万在身上,剩下的钱都给了楚榆。
“妈?你给我钱干什么?”
沈珺笑笑,“妈又没有花钱的地方,再说妈的就是你的,这些钱你都拿去用,不够再跟妈说。”
楚榆哭笑不得,“我自己能赚钱,不要你的。”
“你这丫头又不听话了?我可是听你舒蕙妈妈说了,她的存折都给你了,你可不能厚此薄彼,只花你舒蕙妈妈的钱,不花我的钱,”沈珺强行把存折塞到楚榆手里,“拿着,妈以后赚了钱就存进去,你尽管拿去花。”
楚榆叹息一声,这两个妈妈都是付出型的,对她特别好。
“那你这边不要钱进货?”
“我们楚嘉利生意好,进货都是赊账的,晚十天半个月结账也没事,反正咱们账面上的钱足够应付日常开销了,我给你的都是纯利润。”
楚榆点点头,沈珺没有投资理财的意识,她拿了钱,帮沈珺多买点傍身的资产,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妈,这就算你给我投资的,将来我赚了钱,给你分红。”
“我闺女干什么都能成。”沈珺满满自豪,她们母女俩能重逢,是老天的恩赐,她不想再有遗憾,只想在有限的生命里,力所能及对楚瑜好。
眼看着要过年了,楚嘉利这边打算大年二十八关门。
二十八关门,二十九回德阳老家,三十号过年,楚榆寻思着,这日子安排的挺紧凑。
沈珺听说楚榆想让她一起回去过年,连连拒绝,她又不是舒蕙的亲人,跑人家过年算怎么回事?
“妈不回去了,今年有几个员工也不回家,我打算留在京市和他们一起过年,你就跟舒蕙回老家,过完年回来就是。”
楚榆心里不是滋味,她们没有相认之前,沈珺一直是一个人过年,她跟父母兄弟关系不好,不可能回老家,她跟前夫和养女也没来往了,让她一个人留在京市过年,楚榆于心不忍。
“妈,你跟我回去吧,我都跟舒蕙妈说好了,你跟我回老家过年。老家盖了新房子,虽然不是楼房,但房间足够住,招待你绰绰有余。”
沈珺还是觉得不妥,舒蕙便亲自来劝说她。
“楚榆说得对,咱们这种关系真没必要见外。你一个人留在京市过年,楚榆不放心,还不如跟我们回老家,人多热闹,你也能天天看着楚榆,过年后再一起回来就是。”
沈珺犹豫不决,她实在不想给别人添麻烦,更何况楚榆二舅家人口多,她再过去凑热闹,这么多人在一起,总归是不方便的。
舒蕙又加码劝说:
“你就当去看看你干女儿出生的地方,看看她的生长环境。”
她的话触动了沈珺,沈珺思索再三,最终答应下来,楚榆买了28号夜里的卧铺火车票,睡一觉,第二天中午就能到德阳。
沈珺不好空着手过去,便买了点人参和干货,又托舒蕙打电话,从德阳市区当地买一头羊,打算宰杀好带去山关村。
忙活了一整年,楚榆收获满满,她临走前,也去戴家送了礼,周蕴和戴学义都没在家,她把礼物放在门口便走了。
二十八当天,沈珺一直忙到十点多,店里已经不接收新客人了,她盘点好账目和剩下的食材。
她把食材全部打包好,送给留下来加班的员工,又给所有人发了红包当过节费。
今年楚嘉利赚了不少钱,员工们表现得都挺好的,沈珺自己赚了钱,也没有亏待他们,一人包了五十块钱,又发了米面粮油,再加上店里剩下的食材,员工们各个高兴的合不拢嘴。
“老板就是大方。”
沈珺安排好店里的事,就坐着楚榆找来的车,一起去了火车站。
春运的火车站人头攒动,空气中弥漫着难闻的汗臭味,火车慢悠悠进站了。
“两位妈,行李我帮你们拿。”
“你顾好自己就行。”沈珺说。
“是啊,我的东西我自己能拿。”
舒蕙格外夸张,差点把家都给搬空了,大包小包的堆了一地,要不是他们坐卧铺车厢,这些东西哪里能放得下?
“妈,你搬家呢?”
“妈这哪里是搬家?今年头一次回家过年,村里人肯定要来家里看望,孩子多,大过节的,不得给个礼物?再说了,京市好多东西都是老家没有的,咱带点回去,让大家高兴高兴,这有啥不好的?”
这年头的人都实在,不管去哪里都大包小包的,沈珺也带了不少东西,两个妹妹也没少带。
只有楚榆,轻装上阵,只带了一个行李箱和一个背包,都是正常行李。
包厢门忽然被人打开,舒兰着急忙慌地进来,舒蕙总算松了口气。
“小姑还以为你赶不上火车呢。”
“外头太堵了,我带的东西又多,检票花了很长时间,还好路上遇到几个热心的老乡,帮我一路扛过来。”
她的行李更夸张,足足有十个麻袋。
楚榆简直服气了,“姐,你带这么多东西干什么?”
“都是给小江和芸芸的衣服,咱们库房没人穿的衣服,我带了一些回家,打算改小点给他们俩穿。实在不行,回家分给山关村的小丫头们,咱们村女孩子多,家家户户日子都过得不容易,女孩子们穿的可不体面。我们衣服穿不完,分点给她们,不也挺好的。”
舒兰在山关村生活了很多年,知道村里不发达,又重男轻女严重,村里的女孩子经常辍学出去打工。
她想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楚榆明白她的意思,有钱后就想帮助一些跟自己有同样遭遇的人。
“不如以曼达林的名义,给村小捐助一个跑道,再给村里捐赠一个图书馆。”
舒兰愣了一下,“捐赠?图书馆倒也算了,跑道要不少钱吧?”
先富带动后富,楚榆知道山关村上学不方便,很多学生为了上学,每天要走十里路,留在村里上学不是不行,可村里小学校舍简陋,经常好几个年级的人混在一起上课。
连个像样的操场都没有,更别提孩子们上体育课的跑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