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鼎实际说的就是裁汰冗员与惩治贪腐的两个事情,对此赵构心知肚明,心中也是暗暗赞同。
“此其一其二如何施行?何人施行?”赵构说道。
“裁汰冗员乃是革新变法之一部分,臣以为李光可以胜任。打击结党与惩治贪腐乃是整肃朝纲,臣以为御史中丞何铸可以胜任!”
赵鼎提到的这两个人让赵构心中一亮。李光同样是后世所称的南宋“四大名臣”之一,累任知县知府积累了众多的地方经验,并且担任过吏部尚书和参知政事的要职,对朝廷官员制度非常清楚。
而参知政事是仅此于丞相的官员,可见其级别也是非常之高。只是李光为人直爽不愿意与秦桧同流合污,后被贬谪。
何铸身为御史中丞而力挺岳飞,为人清廉且很有正义感,打击结党可谓之实至名归。并且在查处万俟卨一案中公正执法,不偏不倚,身为御史之首实至名归。
“既然赵卿有意,朕也觉得此二人甚为合适!”
赵构仔细的推敲着这两人的经历,觉得赵鼎所推荐非常合适。
“另朕还有一事,自朕南渡即位以来,朝中丞相屡次更换,对朝政稳定不利,对政事延续不利。此事可有解?”
赵构此时也道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自己当皇帝这十多年来,丞相换了一拨又一拨,但局面似乎没有太大的改善,反而对政局稳定非常不利。
从李纲、张浚、吕颐浩到赵鼎、秦桧等等,不计其数的换丞相。一方面是希望启用新人来改善政局,一方面是希望新人有新的气象,但往往事与愿违,经常性的屁股没坐热就被赶下了台。
“这……”官家的话又一次让赵鼎不知道如何回答。
从南渡以来,朝廷从拜相到罢相是一拨又一拨,官家自然有官家的道理,甚至是自身的一些小九九而不足为外人道。此时官家把这个事情拿出来,到底是何意?
莫非是自我揭短,来换取自己对他彻底的信任?赵鼎不得不多考虑一些,毕竟官家的言行举止和以往大相径庭,一时间还真是难以捉摸。
“臣斗胆一言,丞相之位屡有变动乃是朝廷之需要。然丞相之位毕竟事关重大,个人有个人的执政策略,而人为的频繁变动确实不利于朝政的延续。臣以为,以商鞅变法为例来实施变法革新重塑朝制,用朝制来规划朝政,用朝制来约束权力,保持国策之延续方为,根本此为长远之计。”
赵鼎的意思就是用变法来革新,用革新来确认制度,用确认的制度来保持国策的延续性,不会因为人事变动而中断。
“变法革新重塑朝制?朝制规划朝政?朝制约束权力?赵卿所言不无道理,自三皇五帝始,我泱泱中华就为人治。皇帝治于臣工,臣工治于百姓;父治于子,夫治于妻。然朝制始终由人制定,由人实施,自然也由人改变。如何让朝制不为人之干扰而得以有效?”
赵构的担忧不无道理,朝廷的制度是由人制定,实施的时候自然会有偏差,效果也就不一定好。如果避免在朝制的制定和实施中不会被人为干扰,确实有一定难度。
“臣以为,以中书门下制定朝制,以尚书六部部署朝制,以言官谏官监督朝制,以地方官员实施朝制,以黎民百姓反馈朝制。则革新变法必定能成!”
赵鼎将到的则是后世的三权分立和实施监督的问题,句句都落在赵构的心里,让官家不免拍手称快。
“如此说来,赵卿速速着手有司制定变法革新之方略,供朕阅览。尔后召集相关朝臣共商方略,以便尽快实施!”
赵构已经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去实施这个计划,而这个计划实施最重要的前提是暂时休战,只有稳定的战局才能有中兴之机。
“臣谨遵圣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