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以贺宣现在的地位,根本不用担心护不住,不过自己去了京城,路途漫长,传个信都要两三个月,有了什么意外,周爷爷能处理的就简单些。
周家在县城还有位主簿,知县是朝廷命官,三年一任,要是连任最多九年,不过有门路的都想着往上爬。
主簿和县丞却少有变动,县里的具体事务也都是他们在处理,所以,周家人还是比较靠得住。
麦芽糖的做法,县城知道的人不多,做来卖,能挣些辛苦钱,但是在京城,随意一家酒楼,就有饴糖,不算什么秘方,给了也就给了。
小竹把麦芽糖的做法写在一张纸上,只要周生亮准备好材料,进城的时候过来教过一遍就会了。
余叔余婶说办就办,酒席就定在九月二十六,本来就准备农闲办婚事,东西买齐了,通知到位,自然很是迅速。
铺子里有于五郎带着于大嫂干活,加上贺青也能帮得上忙,把余叔一家人空出来三日,先办喜事。
小竹作为妹夫帮着跑前跑后,今日送请帖,明日去买肉。
这天,小竹买完东西回来,车上还拉着树苗,进院子跟贺宣报喜,“公子,我今日去了一个村子,一户人家杏种的好吃,本来想买些的,不过现在已经没有了,就买了三颗苗回来。”
贺宣跟着出去,大家把板车上的树苗卸下来,都不大,也就小腿高,估计还要等上好几年,才能吃到小竹说的味道很好的杏子。
这三颗树苗既然打算带去京城,就直接种在钵头里,免得还要挖。
除了杏子,板栗苗,核桃苗,还有家里的薄荷草,金银花都挖了种在一个个钵头里,到时候带走。
行李一件件的打包好,贺宣屋子里空旷了好多,穿不上的旧衣物,就让余叔余婶处置了,能用的上的被褥,平底锅,梳子,扇子,乃至碗筷都带了几双,在路上用。
箱子足足装了五个,后面还有。
贺宣可惜自己的大浴桶,怕是带不走,就留给于姑母家,方便他们给家里娃娃沐浴。
去京城的人都定下来,小竹,小兰,有粮和周美芳,于五郎,贺青,小秋。
这一去就要许久,只要家中无事,允许他们跟家人团聚几日,好好告别。
贺青只有一个爷爷,张小秋家里人却不少,知道贺宣想要果树苗,张家人还特意上山找了,挖到几株枇杷,都给贺宣送来了。
贺宣就不让小竹再找果树,这些能顺利带到京城就不错了。
余有粮成亲这日,贺宣去坐了坐,送上贺礼,以贺宣现在的身份,无论到了谁家都是主桌的待遇。
回去的时候,是于五郎跟着贺宣,小竹是妹夫,还要帮着挡酒。
贺宣突然想起,小竹,有粮都是带着媳妇去的,于五郎却是一个人,是不是有什么困难,“五郎,我听小竹报上来的单子里,没有你媳妇,家里不同意吗?”
“不是,家里都愿意的,公子你涨的工钱也足够过日子,就是,就是。”于五郎小声的在贺宣耳边说了句,“我家里的怀上了。”
“母亲说是还不满三个月,不好宣扬,就没往外说,而且有了身孕去京城不方便,我想着我先去,等孩子生了,要是公子派人回来有事,就把她们母子俩带上。”
这是喜事啊,于五郎不仅成亲是最早的,生子也先人一步。
贺宣让他放心,“余叔他们有京城的地址,有事会跟我传信,你让于姑母他们写信就交给余叔一起寄,等回来的时候,肯定把你和有粮排在前头。”
婚事办完,贺宣的事情基本都处理好了,今年的秋粮,把余叔他们的份留下,剩下的都卖了,换成银钱,拿着路上用。
城里铺子要用的米粉这些,还是跟去年一样,向二叔家和三兄家买陈粮。
牲口棚里的黄金甲自己要带走,毛驴就不带了,要是余叔照顾不过来,可以直接卖掉,羊直接杀了,做成羊肉汤,跟铺子里的米粉一起卖,生意还挺好。
鸡吃的也不剩几只了。
家里晒的干菜,做好的笋干米粉,红薯粉,也装了一个大箱子,带去京城吃。
至于干货,腊肉,这些都不剩下多少,本来都是要秋日里要储备的,直接做成菜,吃干净了。
贺宣估摸着自己要离开的时候,正是顾川泽回来之际,不知道能不能遇上。
顾川泽算是贺宣的好友之一,心里期待这次乡试能中,说不定明年就会去京城赶考。
一桩桩事情都交代好了,离别的时刻越发近了。
贺宣提前两日去老宅,告别贺母和族长一行人。
余叔把家里的箱子绳子都用上,才勉强凑足,十个装的满满的大箱子,都是行李。
还要去借三个车才能运走,家中两辆,剩下三辆,是于姑母家,贺族长家,还有周生亮家的。
因为一早就要出门,周生亮晚上直接宿在贺家。
县城的铺子休息一日,就连余婶都没心思去铺子干活,嘱咐着儿媳妇跟有粮。
天亮之前,就把行李都装上车,于大嫂烙了许多鸡蛋饼,赶路不方便吃汤汤水水的,大家都去过茅房,就启程了。
贺宣骑着黄金甲,转头看这栋宅子,当年来的时候多么荒凉,如今走的时候多么齐整,还以为会住在这里很久很久。
过了桥,大家都忍不住再看一眼,这次离开了,真的要很久才会回来。
贺宣整理心情,自己既然能造好一栋宅子,就能造第二栋,田庄就是第二个目标,过几年,就会绿树成荫,果园飘香。
于姑母他们在路边上等着,不舍得儿子啊,跟着走了一段又一段。
到了三里村,三爷爷,贺族长,二叔都出来送送,贺宣下马,给几位长辈行了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