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安时答曰: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贾峥颔首道:“正如郑兄所回忆之此言,但观国朝之情况,可谓之忧患尽显。
前明时,以南洋之巨,明皇帝让三宝太监下南洋,后做开拓……
至我朝,太祖皇帝定天下,而制止了祸患。
百年以来,朝廷大战少之,但各处小战不断,今又有内外之祸。
国库之空虚,群狼之环伺,若不再行‘开拓’,探索另一条路,单凭天子,还有少数忠正之臣,何以变也!”
“所以,子安认为,大顺能否改变现状,而有富强,在于火机之技术乎?”郑发捏着胡须,贾峥前有多次论及火机的重要性。
但是直到现在,他同沈之远等同窗好友,依旧难以理解其中逻辑。
“是然,郑兄可观之乃天下未有之变,这也是我为何关心于此,而让朝廷重视的原因。或许,再有一甲子,你与我若还在,定能发现其中影响。
但此事,我等却不能退却!”
贾峥说到这里,微微一顿,接着道:“火机之法,今有验证,往大了看,可改变国计民生。洋人之内,已有研讨,若是洋人大占优势,而我朝原地不动,落后只是其次,势必成为洋人口中,欲饮之肥肉耳!
我等所为,顺势而成,但不能独依工部,否则自火机产生发展民间以来,朝廷为何迟迟未有动向。
郑兄,我等可为先行者,必将经历磨难。
但为千人,万人,万万人,我等同胞之未来而变之,前期之投入,无论金钱也好,亦或是其他人之嘲笑,都是值得!”
“我选择郑兄助我处事,不光是因郑兄品质,更有郑兄在新事物态度上,如之远,世子等友者一般的开拓之心。
不知于此,郑兄可是信我?”
这不是贾峥第一次问之,在江南事,贾峥所为,莫不是十拿九稳,否则郑发所在的郑氏旁支,亦或是沈家,又岂会得赢得改变,获利而得其中恩惠。
贾峥为人大方,素有魅力,这等人,处在人群中,以其散发之光芒,第一时间即可为人注意到。
“我信任子安。”
是夜,郑发离开了宁府。
但贾峥依旧秉烛,处在书房里。
将个中事情捋了捋,他来到院舍外。
今夜星光璀璨,暖春的气息,带有芳草的味道。
隔壁的荣府,于此深夜里,也显得宁静不少。
按照晴雯所言,琏二爷早于前日就从军营中回来,连神京各处勋贵子弟依旧如此,原在辽东前线又传来大捷的消息。
根据情报,后金内部的混乱,即便过去数月,余波还没有停止,而这正是大顺的机会!
于此看,勋贵子弟往前线事,似已被搁置,但贾峥有种感觉,辽东的战事,不会这么简单结束。
此外,顺天府今日也有传来消息,白莲教的追查,没有太大结果,那白莲教圣女,包括被掳走的秦可卿之属,似乎凭空消失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