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诚出了李府,就急步进宫,他进了三省殿。宁王见孙诚脸上有一丝兴奋之色,不知道他又有什么好事?
他放下朱笔,“见孤有什么事?”
孙诚左右看了看。
宁王一挥手,汪恩带着伺候的宫女太监退下,并掩上了殿门。
“说罢,什么事?搞得神神秘秘的。”
“王兄,我弄到了世家的藏书了。”
宁王猛然站了起来,“这怎么可能?那可是他们的命根子,怎会交给你?”
“事情到了一定程度,再不愿意也得愿意了。”
“谁家的?”
“李家的。”
孙诚将李阶约他谈的事说了一遍。
宁王慢慢的坐了下来,“他中了风,脑子竟然比以前更清楚了。
不过,王弟你说的新式选官制度是不是真的,不是为了藏书哄骗他们吧!”
“那哪能,我可是正人君子。李家交出了藏书,我给李家写了保证书。我要是出尔反尔,那我岂不是要名声扫地。”
宁王有了兴趣,“噢,你有办法?什么办法?说来听听。”
“选官制度最早是世卿世?制,后来是军功爵制,再到现在的察举制。
这些制度已不能适应现在的国情了,要换一个制度了,而这个制度,能很好的解决世家问题。”
“什么制度?”
“科举制!”
“科举制?你具体的说说。”
“科举制,说简单点,就是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员。这样可以解决察举制的弊端。
察举出来的官员不用考试,就能当官。那就要看察举人的品德了。如果一心为公,那也罢了。若是有私心,那就会像现在一样,到处都是四大世家的亲戚。
里面虽有人才,但大部分却是无知之徒,他们要不是世家的亲属,别说当官了,当个吏都不够格。
如果我们把察举权力收回来,让朝廷统一开展考试。这样世家就是想让他的亲属进入官场,也得通过考试,免得他们把阿猫阿狗都塞进来。
再加上我们有了李家藏书和清风观藏书,文化会迅速推广,读书人也不必要为了书藉拜而入世家门下。
这样拜在世家门下的读书人也会越来越少,中立的官员也会越来越多。”
宁王兴奋了,一拍桌子,“好办法,好制度。这样可以让世家的影响渐渐消退,也不会让他们与孤拼个鱼死网破。”
“不过这制度要从下往上逐渐建立,慢慢调整,慢慢宣传,不能太过激进。
先试行童生试,就是县一级考试。再推乡试,是省一级考试,再京城会试,最后才是王上主持的殿试。
这样通过层层考试选拔出来的官员,才是真正的栋梁之才。文官可以这样,那武将自然也可以科举。
而最后考中的人,就是天子门生。文官武将都是王上的门生,那自然是江山永固了。”
宁王站了起来,在殿中来回踱步,脸上潮红,一脸兴奋之色。
最后,来到孙诚身边,一拍他的肩膀,“王弟,如果制举制可以推行,那你就于国有大功,以后国公之位孤不吝赏赐!”
“谢王上。”
“这件事就交给你办了,费用直接找你父亲去拿。”
“怎么又是我的事?”
“能者多劳嘛!再说咱们可是亲戚,你可不能不帮孤呀!”
孙诚无语。
要办这件事,首先就要有书籍,没有书籍,要是开展了科举制,那些读书人还不得为了那些书投入了世家门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