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七子萧玠虽为王家外孙,却牢牢记住了自己乃是萧氏子孙,为了维护大宁江山不惜与外公决裂,不遗余力助自己对付王党,这一点倒是令萧稷尤为侧目。
在萧稷看来,若想成为大宁王朝的储君,必须得心系大宁江山,一切以维护祖宗基业为己任,在这一点上,萧玠无疑是做的最好的,没有任何一个皇子比得上他。
虽说萧玠为王家外孙,但是以他的聪明才智和深明大义,自己百年之后将大宁江山交到他手中也未尝不可。
其实哪怕没有臣子上书劝立萧玠,萧稷自己也动过立萧玠为太子的念头,否则也不会无端端的赏赐给他太子专用的衮冕九章,这已经算是一种赤裸裸的暗示了。
只是萧玠今年不过才十七,太过年幼,萧稷想着先让他再历练几年,待他到了弱冠之年再正式册立他为太子。
但这段时间萧玠是彻底让他刮目相看了,不仅灭得了蝗灾,平得了叛乱,还能提出令人拍案叫绝的平交趾三策,使萧稷意识到,自己儿子尽管年纪尚幼,却十分老成,有着不属于他那个年纪的大智慧。
现在他更得到群臣拥戴,纷纷上书请求自己册立其为太子,自己顺水推舟,立玠儿为太子,提前熟悉一下朝政,也能替自己分担一些政务,好将来能够顺利接手大宁江山。
虽说主意已定,但萧稷还是想听听一个人的意见。
“连奕,摆驾万寿宫,朕要去给母后请安。”
……
“如此说来,皇上已经想好要立玠儿为太子了?”
万寿宫内,太后听完萧稷一番述说,神色却依旧平静,不急不慢问道。
萧稷点点头,神色有些坚定,道:“儿臣考虑过了,儿臣膝下虽有十二子,却无人及得上玠儿,若是将大宁江山交到玠儿手里,必能再造一个盛世。”
太后呵呵一笑:“哀家一介后宫妇道人家,本不该干涉朝政,但既然皇上问起,哀家也就随便说说几句,听不听全凭皇上。”
萧稷微微颔首:“母后请讲,儿臣听着。”
太后沉吟片刻,随即缓缓开口道:“哀家虽久居深宫,却也多少听说玠儿的一些事,知道他在很多事情上都帮了皇上不少大忙,萧家能有如此儿孙,哀家也是打心眼里高兴的。”
“而且哀家也知道,他虽说是王家外孙,却一直为了维护我们大宁的天下,一直在帮皇上对付王家,如此看来,这孩子还是心向我们萧氏的,皇上要立他为储君,哀家也是没有意见的。”
“只是皇上要知道,如今王崇把持朝政,王澄拥兵自重,王家还是我大宁的心腹大患,而玠儿毕竟还是王氏所出,王氏终究是王崇之女,哀家始终担心玠儿始终年幼,也许有王氏在中间说情,玠儿难免会心慈手软,说不定一时心软对王家网开一面,恐怕将来后患无穷。”
萧稷明白太后的意思,默默点头,微叹一口气:“儿臣明白了。”
太后看出萧稷有些惆怅,微微一笑,语重心长道:“皇上不要多想,哀家是支持皇上立玠儿为太子的,只是哀家认为,王家一日不剪除,玠儿则不宜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