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边的太阳已经收敛起了灼烈而又刺眼的光芒,变成了一个散发着红色光芒的圆盘,天空的颜色也在渐渐变得更浓。
虽然才刚刚到了傍晚时分,光线还很明亮,但文华殿的内进实在太深,早早的就变得有些昏暗了。
因为长年累月的读书,如同很多同龄的读书人一样,已是不惑之年的白学礼同样也有点近视的小毛病,再加上光线已经开始变得昏暗起来,他只能尽可能的俯下身体,才能看的更清楚一点儿。
高高在上的朱棣看到这副情形,微微的打了个手势,对身边的那个老太监低声耳语了几句什么……
老太监很快就取来一盏烛火交给了朱棣。
朱棣手持烛火走下了御座,轻轻的放在白学礼面前的矮几上。
正在埋头奋笔疾书的白学礼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感觉眼前忽然有了光亮,抬头一看,顿时大惊失色,赶紧手忙脚乱的跪倒在地……
还不等他开口,朱棣就微微一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不必理会于朕,写你的吧。”
科举答题的时候,不受任何打搅,以免分神出错,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但天子亲自为考生秉烛,这也是亘古未有之事。
其实,这不过是朱棣的帝王心术罢了。
这次科考,爆出了考题泄露的丑闻,这种事情必然是要上史书的。身为天子,却亲自为一个考生递上烛火,必然会传为美谈而且必然也是要上史书的,恰好可以彰显本朝对读书人的重视。
虽然这仅仅只是一种作秀性质的表演,却早已经把白学礼感动的热泪盈眶,不停的磕头:“万
岁厚恩,万岁厚恩,学生粉碎难报浩荡皇恩之万一……”
“好好答题就是对朕最大的报答了。”
此时此刻的朱棣,俨然就是一副千古仁君的模样,那二百多个考生全都看的热血沸腾,无不生出报效之心。
天子秉烛,这是何等的荣耀!
我朝文治之功,万古鼎盛!
白学礼的手都是抖的,强行按捺住激动到不能自已的情绪,继续奋笔疾书:“……历代得失之故,有油然也,夫天子抵据而临天下,唯实务而治,则四海可以自相维系。察盛衰之理,审权变之宜,故日旷而社稷安,强国而小民富……”
其实白学礼这个人的文章,素来就是以稳重为最大特点,完全就是因为此时此刻的心情太过于激动的缘故,竟然一反常态的笔走龙蛇,洋洋洒洒的千言文章,居然一气呵成,当真就是酣畅淋漓的很呢。
完成了通篇的答卷之后,白学礼慢慢挺直了身子,表示自己可以交卷了。
当相关人等走过来,一一收取了各个考生的答卷之后,白学礼猛然扑倒在地,朝着朱棣的背影拜了又拜,不知不觉之间已是泣不成声:“吾皇万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其他那些考生亦纷纷跪拜,一时间偌大的文华殿当中,山呼万岁的声音竟然如同滚滚浪潮一般。
仅仅只是拿了一下蜡烛,就能起到如此的收买人心作用,虽然心中早已暗暗得意,朱棣却做出一副郑重的神色,把真龙天子的架势拿捏的十足,朝着众人微微点头致意……
心潮澎湃之下,白学礼甚至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从文华殿走出来的,只是感觉自己全身上下都轻飘飘的,那种感觉就好像腾云驾雾一般……
此时此刻的白学礼,真的有点“不知今夕是何年”的虚幻感了,他甚至觉得自己好像是在做梦一样。
如果这真是一个梦的话,希望自己永远都不要醒来,因为这个梦实在是太美妙了,美妙的让人不敢相信!
作为一个第三次进京赶考之人,白学礼其实也可以算是“屡试不中”的那种倒霉鬼了,但是这一次不一样了。
他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就要飞黄腾达了,荣华富贵已经触手可及,甚至可以说已经牢牢的掌握在手中。
几十年的寒窗苦读,终于到了金榜题名的时刻,怎不让他激动万分?
曾几何时,三甲的同进士,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但是现在他早已经瞧不起什么三甲的同进士了。这一次,最差也就是二甲进士出身,不可能再低了。若是能够跻身一甲的话……前途不可限量啊。
一甲就是特指状元、榜眼、探花前三名,那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的。
但是现在白学礼已经敢这么想了。
天子秉烛,这不仅仅只是一个莫大的荣耀,还是他跻身的巨大政治资本。
作为一个考了好几次的人,白学礼深知文章并不能决定一切,在考场上写出最好的文章也不一定就是状元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