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天气回暖,朱允炆脱掉身上的棉袄,整个人都显得精神不少。前些时日主考官定了,当然非宋濂莫属,须知方孝孺这样的人物都是宋濂的门生,可见其学术精深。但一场科举不仅仅需要主考,监考、阅卷同样重要,其中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产生不公平。今日朝会就是要定下这些人。
“宋太傅,你作为本次恩科主考,可有推荐人选?”朱元璋问道。
“回皇上,老臣觉得方孝孺可当阅卷,举贤不避亲,臣并非因其是臣学生推荐,是方学士学术精湛,又是状元及第出身,他当阅卷官臣觉得合适。”宋濂答道。
“嗯,虽说是你的学生,方孝孺确实腹有诗书,咱觉得可以,其他人有什么意见,都说一说。”朱元璋肯定了宋濂的说法,但并未急着下结论,而是问其他臣子。
“皇上,臣有不同意见,臣以为既然宋太傅作为主考,其必能得天下学子拥戴,但再将其学生定为阅卷官,文风势必成一流,有幸听过他们讲学之人当占优势,其他与宋太傅文风、理解不同者大概率会被淘汰,如此难免让学子心生疑惑,有损朝廷开恩科的公允。再者,主考、阅卷均为宋太傅及其学生,他日学子高中入朝为官,岂不是二人门生遍布,于社稷也不利。”吏部尚书张紞站出来道。张紞的这些话前面还比较含蓄,后面就有些针对性了,将来满朝遍野都是你们的学生,谁还听皇上的,皇权还不被架空?
朱允炆听到这,也有些惊讶,这张紞看似平日里不怎么动嘴皮子,真要动起来可要人命。不过他说的还真有些道理,先不说他会不会结党,谁能保证高中的这些人不会结党呢?须知东林党的例子就在历史上啊。
“张大人,老夫自认为虽比不上圣人那般高洁,却也是忠心耿耿,深谙臣子之道,作为恩科主考,乃是为我大明选拔国之栋梁,自当选贤任用。虽说门生广布,却也是忠心为国,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此乃亘古不变之理,张大人身为吏部尚书,难道连这些圣人之言都未记住吗?”宋濂这老头也不甘示弱、针锋相对。其实也不怪他,他也是一心为国。
“是啊,宋大人曾经身为太子太傅,一心为国、忠心可鉴,还请皇上明察。”
“请皇上明察。”部分臣子皆出言力挺宋濂。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本来他就没怀疑宋濂什么,但看到这帮求情的人,哪个不是宋濂考过的,心中不免也对张紞的话有些认同,真若照此下去,岂不是到儿孙手中,那掣肘就更厉害了,他好不容易废了宰相制度,再冒出个宰相也不是不可能。
“众位爱卿勿燥,你们都是咱大明的肱骨,要咱说啊,宋爱卿忠于大明社稷,咱断不会怀疑。不过张爱卿所言也是有些道理,这天下学子文风不一,良莠不齐,若是主考官与阅卷官均为宋爱卿文风,想必那些未中举的学子们也嚼舌根,有损朝廷声威。咱没读过书,让咱说出个三五六来也说不出,哈哈。可咱大孙有文化啊,自幼熟读经书,教书的先生也都是咱在座的各位大才,这阅卷的官员就让他定吧。”朱元璋轻而易举的就把这件事带了过去。
朱允炆没想到朱元璋竟然把这个权力赋予他,虽说他现在已经习惯了跟随朱元璋听政议事,但扮演的角色与大臣们没多大区别,许多事上还是朱元璋拍板,他就是充当一下好学生,时不时的提出一些见解,学到一些能力。
突然间让他成为一个拍板者,尤其是科举这种朝廷大事儿,他也有些无措,见朱元璋看了他一眼,仅仅几秒他就反应了过来,这是在放权啊,如果他决定科举的开考人,那么这些考中的士子就是他的势力,皇储门下。在以后登上大位了,掣肘将变得微乎极微。
“孙儿谢皇爷爷恩典。皇爷爷放心,孙儿一定办好。”朱允炆道。
一众官员鸦雀无声,他们虽然喜欢争,喜欢将利益最大化,可那也得分和谁争,就比如今日,其实大家心里的小九九都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儿,大家都想得一些资源。皇室参与,这就力量悬殊了,敢争吗?答案是不敢,除非嫌命太长。
是以众臣都默默听着。 “既然皇爷爷把这份差事交给孤,孤必当尽心尽力,同时也希望各位能恪尽职守,咱们共同为我大明选拔人才。”朱允炆表态道。
“臣等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