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过几日便有圣旨下达,将责任全部推到了姚广孝身上。大意就是朱棣被身边奸人蒙蔽,误以为朝中真有奸臣要挟皇帝,救驾心切,不得不出兵勤王。
不过其自身也是有过错的,削去燕王头衔作为惩罚。其他人虽然都是听命行事,但没有及时为主上分忧,存在过错,每人降职两档,以示惩戒。
至于朝中的奸人,也就是为朱棣通风报信的太监宫女,成了最大的替罪羊,被诛杀。
同时,对于战死的将士,朝廷进行了抚恤。对于曹震、常茂等战死的功臣,朱允炆分别赠文追封,对其家人特殊优待。
这样的处理局中人都看得很明白,皇上徇私了。
不过这样处理本就不是给他们看的,而是给百姓们看的。只要百姓相信,这就足够了。
经此一事,朱棣自发上告,恳请皇上削藩,言及了藩王的各种利害。而朱允炆则推诿表示不同。
朱棣以自身为例,连续力谏多次,加上朝中官员这时候也进谏。一时间给人的感觉就是朱允炆不削藩才是不对的。
半推半就,朱允炆在众人的‘以死相谏’中含着热泪下达了圣旨,从今往后朝廷不再封藩;以前所封藩王地位不变,不过裁撤了藩王卫属,对家丁仆从数量进行了严格规制。
藩王的世子们不再是铁饭碗,不可继承藩王头衔。不过藩王的土地还是可以继承的,毕竟棍子不能打的太狠。
当然,打了藩王们一个大棒,也得给点胡萝卜安抚一下。
在朱允炆的皇权‘力争’下,从朝廷为藩王们争取了利益,各藩王家中放开约束,可以开店、务农、经商,不受身份限制。
如果你嫌弃这些活苦,不愿意动弹,没关系。有喜欢军伍的也可以参军,不过职位级别比小兵也就高一点儿。
再不济有文化的也可考取功名,或者在家办个补习班之类。总之一句话,充分释放藩王子孙们的特长,想干什么干什么,凭本事谋生计。
这让那些除世子以外的各藩儿孙们很是拥护,本来他们从一出生就注定这辈子只能混吃等死,荣华富贵跟自己毫无关系。
老大良善些,他们还能被接济一下,勉强混个小康。
要是世子老大抠搜狠恶,可就有他们受的,一大家子人每年只能靠朝廷拨的那点儿粮食果腹,啥也干不了,只能顶着‘朱’姓,在别人羡慕的眼神中恓惶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