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卿言之有理,朕也只是初具想法,想不到你听得倒真切。不过既然提到了迁都,朕还想听听其他人的意思,你们都说说吧,畅所欲言,至于对错一概不论。”朱允炆自知一个人的思维有限,干脆让大家都议议。
“皇上,老臣认为迁都不可。”李善长此时站出来说道。
朱允炆看向他,示意他说下去。
“迁都是一项大事,不光要耗费大量钱财来营建城池皇宫,还要搬迁若干人。如此多的人衣食住行都需要钱,耗费极大。”
“人多了,吃的用的自然也就多了。因此主要还是粮食问题。北方不是产粮区,一旦迁都至北方,所需粮食还得从南方运输,徒增了损耗。”李善长道。
夏元吉此时也站出来补充道:“皇上,李大人所言不虚。不仅是搬的人多,涌入的百姓数量更是庞大,所需土地、住宅数量惊人,粮食需求将更加急剧。”
此后,徐贤、桑浩东、齐泰、徐辉祖、杨士奇等人均发了言,表达的意思也都大致相同。安全、粮食成为迁都最大的两个阻碍。
安全朱允炆倒是不怕,本来他就是为了让大明走向世界之巅,又不是苟且偷生,连这点风险都不敢尝试,更别提强盛大明了。
再说了,以现在大明的实力,只要他不昏聩,哪怕就是碌碌无为,甚至栓条狗当皇帝也不会有什么外敌危险。
等到整个王朝走向工业社会,拥有同时期世界上最先进的军事、最发达的经济,到那时都城在哪又有什么关系。
主要还是粮食问题。民以食为天,地里面不涨东西,就是朱允炆也没啥好办法。
虽然他相信玉米可以在北方种植,收成会得到大幅度提高,不过人总不能一直吃玉米吧,毕竟这东西属于粗粮,温饱不等于吃好。
大臣办公、军队打仗,光吃粗粮可不行。
更严重的问题是,朱允炆迁都本就是为了防止鞑靼与瓦剌闹事。坐在家里等着显然不是大明的风格,时不时也得去草原‘慰问’一下经常串门的邻居。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派十几二十万的人去打仗,你就要准备十几二十万人的口粮,还包括马匹草料,而以北方不论是北平还是长安的粮食产量,纵使种玉米,都绝对不足以保障这些军事行动。
可能有人会说,粮食实在不行可以从南方运输,往常出征不也是运粮吗,又有什么区别,无非多花费一些而已。
问题就出在运输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