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与鞑靼的战斗一直持续到一日后结束,在诸将的带领下,对鞑靼溃军进行追击。
战后统计,鞑靼大军死伤约二十万人有余,降者八万,剩余溃军随重伤的鞑靼主将鬼力赤逃离。有随行的史官将此战记录为温格兰大战。
朱棣以瓦剌对付他的方式反过来对付鞑靼,终取得大胜,这在出征前是不可预料的。
朱权见姚广孝已死,心中对朱棣的怨气也缓和了,不再如之前那般拒对方于千里之外。
大军凯旋,这次再无其他阻碍,浩浩荡荡沿着来时的路返回大明。路过大明之境,民众夹道欢迎。
数日后,京师朝堂。朱允炆大赏出征将领,抚恤战死的将士。
这一战意义非凡,不仅消灭了瓦剌,还重创了鞑靼。如今大明的北边就算不设防,在几十年内也没有外敌侵扰。
鞑靼如今在草原上是矮子里面拔高个,成为草原的霸主。乃尔不花虽然痛心损兵折将,可终究他还是实现了称霸草原的梦想,只不过实现梦想的代价有些大。
不过此战虽大胜,但物资消耗也颇多,这并非简单体现在银两钱财上,而是这几年研究所造出可用的武器都差不多消耗殆尽了。
想要再造就需要大量的精铁,目前大明缺铁。不过此战解决了北方的战患,倒是让朱允炆的心思活络了起来,大孤山铁矿是时候开采了。
如今朱允炆有这样的底气,尽管国库收入看似没有增长,但大多数收成都被朝廷无偿返还与百姓,实则减少了朝廷后期的支出,也算是增长吧。
玉米的种植在今年扩大了范围,不仅仅限于京师皇城附近,周边的州县也下了任务,朝廷提供玉米种子让百姓们免费种植。朝廷只需要在他们丰收后收回之前提供的种子和应交的公粮。
有了去年京师大丰收的例子,这一次百姓们不但不抗拒,反而争相种植,要知道这东西可比水稻小麦等农作物产量高,而且还好伺候,抗病虫、耐旱涝。
而京师附近的土地,这次那些王公贵族几乎都把地献出种植,因为他们现在有底了,玉米这东西真的是宝贝。
在秋收后,光是粮库积累的种子也足够北方两三个州府种植了。朱允炆特意将这些种子优先批给河南,此地旱涝灾害时有发生,百姓已苦之多年。
不过黄河贯穿此地,经过老先人们数千年的开垦和治理,这个地方可用于种植的田地也多。况且玉米初步引进,还需适应北方的环境,以河南作为过渡在合适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