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均是沐家的功劳。况且作为镇守边疆的大将,手下士卒也不算少,三百年来他们都秉承着臣子本分,没有丝毫割据自治的想法,忠诚方面毋庸置疑。
因此,朱允炆不日便发旨,任命沐春、沐昕从云南为主、副帅,统领朝廷五万精兵与江浙等地卫所五万荡平倭寇。
当沐家忽然接到圣旨后,面面相觑。自己老爹厉害众所周知,可他们几人从未有机会出过云南,更别提能参加几十万大军作战。
唯一的作战经历也只是与安南的小摩擦,猛然间让他们为将出征,欣喜的同时倒是受宠若惊了。
当然沐家不可能全员上阵,沐春与沐昕分别是老大、老四,老二沐晟、老三沐昂则依旧镇守云南,防止安南作乱。
另外三位将才也是别有用心,柳生算一位,周天正算一位,这二位虽说都是年轻将领,但经过大小战斗无数,也算是成长了起来。朱允炆这些年重在培养年轻武将,成效显着。
剩余一人则是朱高煦,这个任命就连朱棣都不敢相信。
朱高煦自从靖难失败后,就一直留在京师军中。这倒正中朱高煦下怀,他本就喜欢舞刀弄棒,于战争有着狂热。
他可不似朱棣、朱高炽那般对朱允炆怀有戒心,反而在许多事上倒是跟朱允炆很谈的来,就比如强军强国、征服世界。
作为堂兄弟,朱允炆自然对朱高煦关注过,这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神经有些大条的汉王也很吸引朱允炆的注意。
通过相处下来,朱允炆发现朱高煦其实很简单,此人性子急藏不住小心思,不似他爹那般还有些城府,倒像他舅舅徐辉祖。
不过可不能就因此否定他的能力,对于战争,朱高煦往往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他对于一些看似无法解决的战争局面,常常能够有所见解。
而且朱高煦在京师可不是被放养,反而受到朱允炆的特殊优待,蓝玉亲自教导。
蓝玉跟朱棣不对付,不过对于朱高煦却很欣赏。而朱棣得知朱高煦拜在蓝玉门下,尽管心里别扭,却也是替他感到高兴。
就这样,一支抗倭军组成,向着他们的目标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