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谌这边,处理了很多冤案,很多都和王家父子有关系,可见这王家父子得有多可恶。张义没想到这位公子居然是琼王。
赵谌对张义的义举大加表扬,他从内心里是十分佩服张义的,他一个古代人,能有这样的一个善举,能有这样的思想,这是得有多高的境界啊。
有了赵谌的支持,不但张义的义学堂没有倒闭,而且还扩大了规模,有了王爷的支持,大洼县的孩子们都放心的送到了张义的义学堂上学,赵谌还规定,县里每年必须给义学堂教育经费。这样就使得这义学堂不会因为教育经费短缺而办不下去了。
张义也是满足了自己的终身夙愿,在赵谌的支持下,又开设了另外一个分校,也算满足了他让穷苦孩子上学的初衷了。
这本来也是赵谌想做的,他觉得这宋代的孩子太可怜了,尤其是穷人家的孩子,一辈子连自己的名字都会写,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不努力,是因为他们根本就没学上,要是让他们都有学上,就凭借我们华夏子孙这聪明才智,一定能改变这世界。
赵谌觉得该把张义这样的思想发展到全国各地,鼓励当地的富户去办义学堂,当然最好还是官府出钱创办公办学堂。
这事情,赵谌自己肯定是做不了主,他是皇子,但不是皇上,在这个大洼县好使,但是在东京开封城,还是高高坐在龙椅上的皇帝老爹说了算,尤其是这种需要全国大力兴办学堂的事情。
赵谌回到东京开封,第一件事情,就是写奏疏给自己的皇帝老爹,向他提意见,他把张义办义学堂的事情,和宋钦宗赵桓汇报了,宋钦宗看到这样的事情,也是眼前一亮,民间居然还有这样觉悟如此高的百姓,朕心甚慰啊。
赵谌当然把张义的事情说出来,不是只是听宋钦宗说“朕心甚慰”的,他是想把这事情推广到全国各地的。
赵谌“父皇,儿臣以为,这种义学堂可以办到全国各地。”
宋钦宗“这,这,这事情不好办,像是张义这样的人,也就大洼县出来这么一位,其他地方的人,不见得有他这种想法。”
李纲“臣认为琼王说的有道理,要是全国各地都兴建这种义学堂,一定能提高全天下百姓的知识文化水平。”
李棁“你说的轻松,这事情谁都知道,但是这钱谁出啊,全国兴办啊,那可是要花多少钱啊,国库里的钱,那可不是随便能动的,那都是要等朝廷急用,或者遇到外敌入侵的时候,用来当军费用的。”
宋钦宗赵桓“皇儿啊,你的想法是好的,这让天下的贫苦孩子都有学上,是好事,但是这条件不允许啊,你也知道 ,这朝廷每年的进账,那都是有数的,都是要用在大地方的,这要是拿出去办学了,这外地虎视眈眈,就比如这金,正如狼似虎的盯着咱们中原这块肥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