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之上,顾锦行每天都要坚持写日记。她把所经之地的风土人情,以及她在旅途中的经历都详细地记录了下来。
她打算等旅行结束以后,把这些游记编撰成一本《旅途见闻录》。
顾锦行倒不指望靠着一本书青史留名,她只是想对自己的人生能够有一个交待。至少在某一日回忆起来的时候,这段经历不会是一片空白,而这段光阴也不曾虚度。
顾锦行一行人在允州停留了两日之后,接着就启程往彬州去。
彬州在允州之南,从允州前往彬州大约用了整整四日。
沿途有一条允彬河,这条允彬河流经允州和彬州,它是莽河的一条支流。莽河是宋夏最大最长的河,每年一到雨季就会爆发洪水。
因为缺乏完善的水利工程,再加上囿于技术落后,泄洪措施不力,在每一季洪水爆发的时候,决堤泛滥的洪水就会把莽河流域大片的农田淹没,将大量的房舍冲毁。
成百上千的村落被洪水破坏,导致许多人无家可归,四处乞讨为生,成为流民。
因为允州所处的地势较高,因此洪灾对允州的影响较小,灾民的数量并不多。
然而,越是远离允州,靠近彬州,灾民的数量就开始肉眼可见地呈几何级数增长。
行到彬州城外,更是看见了一大群乌泱泱的难民。这些灾民因为农田和家园被毁,被迫拖家携口,涌向彬州城。
但是,彬州城的官府此刻紧闭城门,杜绝所有灾民入内。
于是,灾民们便在城外用破布、枯草、泥土搭建起可供一家人临时栖身落脚的窝棚,白日里在周围的荒地寻找、挖掘野菜为生。
灾民实在太多,附近荒地凡是能挖的野菜都早已一棵不剩。
好在彬州城的官府和城内的少数富户还未完全麻木到丧失良心。他们每日派出一队人马来到城外施粥。
灾民们每日排着长队领取清得能看见锅底的稀粥和用发霉的黑面做的馒头。虽然每日也吃不饱,但也总比没有吃的饿死强。
而老人们为了把一口多余的稀粥和黑馒头省下来给儿孙,相互扶持着往远处更加荒僻的地方去自生自灭,绝食而亡。
活下来的青壮年,以及女人和孩子,无不面黄肌瘦,瘦骨伶仃。
当顾锦行的马车在彬州的城门外缓缓停下时,她掀起车帘,看见的就是这样一幅场景。
灾民们看见骑在马背上的严壮、严新等人背着干粮,蜂拥着想往顾锦行的马车靠近。幸好有隐在暗处的三十来名暗卫出手驱赶,才将失去了理智的灾民们堪堪拦截在马车之外。
木甲把商翟那块骠骑大将军的令牌扔向城楼上的士卒。守城的士卒接过令牌,迅速前去禀报。彬州城内的守备看见令牌之后,立刻命人打开城门,把顾锦行一行人放了进去。
见城门一开,城外的灾民又试图继续往城内冲,被暗卫们出手拦住。待顾锦行等人一进去,城门再次迅速关闭。隐匿的暗卫们则纷纷跃墙而上。
城内,淤积的泥沙,倒塌的房屋,在一些地方仍然能够看见被洪水淹没后的痕迹。
在彬州城守备的指点下,顾锦行一行人住进了彬州客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