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俊不知道出来走几步都会引起别人如此多的内心戏,注意力全在眼前这个女子身上。看刘晓玲一举一动都觉得是那么赏心悦目。
刘晓玲走呀走的就不开心了。
眼前的房屋全都是茅草房,搁在后世全都是扶贫的对象。
看到的人,就没有一个能让人怀疑患有\三高\症状的。身上的衣服就极少没有补丁。
\晓玲,散步哇。\刘仁友放下手里的锄头,看着走进的刘晓玲,又跟卢俊打了招呼。
“嗯,家里无聊,出来散散心。”
“十一伯,那些都是知青唛?”刘晓玲指了下远处。
“嗯,又不会干活又爱凑一块打堆。莫办法,只好给他们安排大活,总工分算给他们,他们自己分工分。”
嗬,有点意思!就是可惜了那块地。
“哪里会?明天就换社员接到干的。”
这就是俗话说的揩屁股?
“地少人多。十一伯,为啥子不让他们干点其他活路?喔,我说的不是地里面的活。比如说让他们养猪?”
“让他们养猪?就他们比猪还懒,不得把猪饿死。”
抛开懒不懒的问题,知青们是真的不会养猪。
“他们不会你就让会的来养撒。总好过全都窝在土里头。田土的产出总就是那么多点。”
咦,说的好有道理。
现在允许集体养猪也允许个人养殖,啷个就没想到这个办法喃。
看刘仁友意动,刘晓玲接着道:“十一伯,我觉得就像牛圈一样,把集体的猪弄到一起养。再有私人想喂猪没得地方或者人力不足的,也可以跟集体一起养。不过先说好,猪草、人工这些要在卖猪肉的钱里面扣。”
“等哈。”刘仁友把锄头把子扔开一边,干脆从地里出来听刘晓玲继续讲。
卢俊在一旁也听得津津有味。
“其实大概就是这样。我们不是有两条小河沟撒,鸭棚子搞起来。鸭蛋可以卖,还可以包成皮蛋卖,做成咸蛋卖……让每家娃儿割点草送来,喂点兔子这些都是来钱的。到年底,各家也能有点收入。”
“晓玲啊,你说十一伯活了这大把年纪,农村这点事咋还没你想得明白。我回去好好想想,有不明白的地方再找你。”
“要得。”
刘晓玲说这番话完全是因为后世的见闻,一不小心就说出来了。私人养殖这事其实并不靠谱。因为没过多久又会收紧。
“晓玲,我回去算了下。如果把鸭棚子这些都摊开了整,确实可以让好多的人不用下地,集体还可以增加收入。只怕是会变啊。”
刘仁友收工就过来找刘晓玲,卢俊只得进了厨房。
刘晓玲也意识到了存在的毛病,这里只得又改回来。
“十一伯,既然怕变,那一开始就以集体的名义来干。今后的售卖才能光明正大。”
“小队没钱,公社也是一样。”
缺启动资金?
“一样样来。抓猪仔缺钱就向社员借。先说好咋个还,是给利息还是给本钱加工分等等,主要是不能违规。养猪的人要选择好,要会养猪又勤快的。跟喂猪的社员要签协议,不能喂死……”
“那不会。把集体的猪喂死的,不是我们管不管的问题,上面要判刑的。”
这么严的啊。刘晓玲真是没想到。
两人一条条掰细了说,直到卢俊端了一手端了一碗番茄鸡蛋面过来。
“啊!说这么久了啊。”刘仁友站起来就要走,卢俊急忙拉住。
“刘队长,吃了再走。”
刘仁友看了看桌子上两碗面,鸡蛋面的清香就飘过来让他有些踌躇。
“啊,厨房还有的。”卢俊看刘仁友有些迟疑,急忙把自己的那碗端出来。
既然饭都吃了,刘仁友干脆又问了一些才走。
今天晚上刘仁贵跟边月冰不会回来,农村人怕闲话。晚上8点过,刘晓兰就过来,准备陪刘晓玲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