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来看看准备拆迁的面积图纸,又想了想电梯房所占面积,终于是下定了决心。
“晓玲,那个电梯的啥集成块就拜托你了,你能保证拿得出来?”苏东来看向刘晓玲,问道。
没有那啥集成块,就得购买成品电梯,那是相当贵。
“苏叔叔,我保证。就连备用的我都多找几块。”
刘晓玲接着道:“苏叔叔我还有个想法。就是拆迁的这些人家要保证他们的安置问题。现在就可以找地方建新楼房,以后拆迁时他们才有住处。有些人住院子住习惯了不愿意住楼房的,可以多考虑些面积……”
刘晓玲又不是搞房地产开发,这中间的利益谁也得不到,或者就是说这其中也没有利益可言。
苏东来眯起眼睛想了会,点点头,叫进来米秘书,让他把材料收好。
等米秘书出去了,苏东来提前下班带着刘晓玲回了家。
苏丽丽都不知道这两年怎么过的,一天就呆在家里。好在她性子静,每天画画也能消磨许多的时间。
“晓玲,还有水粉画的色块没有?我的差不多要用完了。商店也没看到卖的。”
“晓玲姐,我的画笔早就画完了。”旁边的苏伟峰听见了,也嚷了起来。
苏丽丽听见弟弟这样说,小脸都有些红。
苏伟峰拿到彩色画笔后新鲜了几天就扔到了一边,倒是苏丽丽拿来用的次数多一些。
“要得,我这就给我老汉说,请他找下他们同事。”刘晓玲一边说一边摸了苏伟峰的脑袋一下。
跟晓军比起来,这一样岁数的娃咋就长不大呢。
同样这样想的还有苏东来,看着自家的女儿再看看刘晓玲做的事,也容不得他不这样想。
“晓玲,在办公室我没有说,就是农用三轮车厂址在峨县并不合适,甚至在巴蜀都不适合。这个结论是专家组得出的结论,他们更倾向于北方,说那里工业基础好,配套相对完整……”苏东来看着刘晓玲道。
刘晓玲的反应完全出乎苏东来的预计,并没有急于表明自己对这结论的不满和辩解,而是点点头。
“苏叔叔,这个项目既然在峨县不合适就依专家的意见办,我没有意见。”
“那普华那边?”苏东来有些担心卢俊的想法会不会因为厂址不在峨县甚至不在巴蜀会有改变。
“卢俊那里不会有问题。为国家出力是他的本意,所以只要能建厂,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差别。甚至他的条件都不会变。”刘晓玲道。
苏东来想起上次刘晓玲谈到卢俊时自己的猜想,不由得更确定了自己的猜想——刘晓玲跟卢俊一定有非常亲近关系,而不是因为卢俊的妹妹。
这也是此时内地消息非常闭塞,苏东来没看到港岛关于卢俊与刘晓玲的八卦消息跟照片。
“晓玲,农用三轮车厂要选址在外地,我现在就只有经济园区这一块的工作了。虽然不能参与到农用三轮车厂的建设有些遗憾,但我还是想把经济园区的工作搞好。”苏东来道。
刘晓玲听了苏东来的话,就知道这是苏东来要自己支持他的工作,这个态度是要表示出来的。
刘晓玲道:“苏叔叔,前几年各地都在兴修水利,建了不少的中小型水库。这些水库在巩固防洪(潮)、除涝治渍、发展灌溉、改造低产田等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是在我看来并没有达到物尽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