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因为郝敏,上一次被生产科的人当着厂领导的面洗刷(戏谑),任科长至今心里不舒服。
郝敏的请假条写了一半,才想起离春节的时间还有点早。两下就把手上的纸给撕得粉碎。
下午,郝敏在车间里给郝俊林打了个电话。
“女儿你要回来啊?你妈也怪想你的。”郝俊林也想宝贝女儿了。
“爸,我妈还好吗?”郝敏对家人还是惦记的。
“好,她准备了好多好吃的,就等你回来过年。”郝俊林知道女儿现在在技术科上班,专门负责外贸产品。
女儿如今也能独当一面,不再是需要他打招呼需要照顾的小女孩,他心里很是宽慰。
“爸,我准备买24号的直快车票。”
“24号的直快……我记住了,那天让小周来火车站接你。”
小周是郝俊林的司机,郝敏认识。
周二,刘晓玲起床跑步,顺便看下在岔路口能不能碰上买走私肉的农民。
一路上看见许多小孩背着布包,三两个一道或独自一人去岔路口那边的小学上学。
前面就有个瘦小的小女孩,脚下穿着一双草鞋,肩上背着一个包袱,手里拿着一个没点燃的竹筒火把。
刘晓玲跑到小女孩身边就不跑了,跟在小女孩的身边走。
小女孩因为瘦小,看起来只有5、6岁的样子,脸也没洗干净,挂着鼻涕,头上乱糟糟扎着一对羊角小辫。
看见刘晓玲,小女孩愣了一下。见刘晓玲漂亮,小女孩伸手抹了一把鼻涕,对着刘晓玲笑了笑。
“小妹妹,你上几年级?”刘晓玲小声问道。
“我上二年级了。”小女孩道。
“你怎么不把火把点起喃?”刘晓玲问。
“大路好走,不需要点。油好贵的。”小女孩道。
农村的石板路就算大路,这一条进厂的公路能并行两辆卡车。农村孩子摸黑走这种路,只要有点天光都不点火把。只有离开了公路夜行山路时才把火把点上。
孩子点火把的煤油是农户家很大的一笔开销。
刘晓玲陪着小女孩来到了岔路口。
岔路口处空荡荡的,今天并没有来卖肉的农民。
小姑娘何海兰还要走两百来米才到二塘小学。
何海兰见刘晓玲似乎要转身往回跑了,道:“大姐姐,学校就在前面,我马上就拢了。谢谢姐姐的糖。”
“海兰,你陪我去学校一趟。”刘晓玲犹豫了一会,终是决定下来。
“大姐姐,你去我们学校做啥子嘛?”
“我去找你们校长。”
“哦。”何海兰不说话了,带着刘晓玲又朝学校走。
到了二塘小学,何海兰带着刘晓玲先去了校长室,然后自己去了教室。
“小刘同志,你好。我就是二塘小学的校长喻加林,你找我有啥子事唛?”喻加林请刘晓玲坐下说话。
刘晓玲打量了一下校长办公室,十个平左右,一个办公桌,一张木凳,靠墙一个木柜。室内散乱放着几个木凳,再没有其他多余的办公用品。
“喻校长,学校的条件不是很好啊。”刘晓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