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中午见到的白经理,刘晓玲只得打电话,请百货公司派个卡车来帮忙。
卡车很快就来了,司机居然还认识刘晓玲,以前经常在知青罐头厂拉货的。
趁着上货的时间,刘晓玲拉着柯老师跟司机摆了几句。介绍了两人认识,为的就是今后柯老师也能叫个车。
看卡车拉着设备走了,刘晓玲感叹现在国内物资的匮乏,轿车、卡车都要从港岛送来。
很快,柯老师把食堂就餐管理办法写好送来了。
“柯老师,光是强调不要浪费是不行的,有些人是我行我素好说听不进去的。对这种人咋个办?”刘晓玲看了“办法”后问柯均代。
柯老师嘴皮动了动,没说出来。
“这种人必须要动真格的才行。这样柯老师你加上句话:屡教不改的发现一次罚款2元,第二次被发现的,罚款5元,从工资里扣。”
柯均代的嘴皮再次动了动,还是没能说出话来。
这时候,罚款的事少有,原因是大家都没有钱。现在罚款的规定一出,想必还是有些威慑力的。
下午的时候,食堂就餐的规定贴在了墙壁上。
考虑到许多人不识字,柯老师专门站在规定前拦人。给这批人念过规定后,才放进去吃饭。然后再拦一批人,念规定……
刘晓玲去食堂看见了,就觉得柯老师对工作认真负责,很好。
晚上回到家,刘晓玲进了空间休息,就觉得自己一天到晚的杂事太多。
想带着大伙过好日子是没错,但整日陷在一样样具体事务中却不是自己想要的。
自己还有奶崽崽要带不是?
农机厂这帮专家,要想他们其中哪个人出来搞管理是不可能的。杨教授和两个年轻人回来后可以试着说服他参与管理。陈斌和冯涛暂时就不打主意了,总归是罐头厂的人。
至于董浩咋个安排,刘晓玲还没有想好,或许人家呆不住要走也不一定。
知青罐头厂继续这样下去肯定有问题,卢彩霞对工厂的管理还是太松。
早上起来,刘晓玲在食堂吃过早饭,特意去泔水桶看了一眼。
回到办公室,刘晓玲开始苦苦思索到哪里去找管理的人员。
现在,白马村那边塑料制品厂和打火机厂的负责人还是普华公司的人,变压器厂的负责人倒是小队找的老薛。
最初只是从港岛普华借过来暂时管理塑料制品厂和打火机厂,但一直找不到人接手,两人来了就回不去了。卢俊亲自安排把两人在老家的老婆孩子接来安置,这才稳住了两人。
正好柯均代来办公室请示工作,顺便吐槽农机厂找不到具备办公室技能的工作人员。
看着柯均代微微发黑的眼眶和他递过来的一摞子规定、制度,刘晓玲问道:“柯老师,您这是熬夜了?”
“是呀,昨天回去后想了想,这么大的厂基本上没有建章立制,能够安安稳稳到现在没出事简直都是奇迹。心里着急就熬夜理了一些章程出来。”
“柯老师,您也发现了,只是农机厂就极端缺乏行政管理的人员。今后农机厂还要继续扩大,还要建分厂,不解决这个问题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