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刘晓玲和卢俊貌似解决了婚姻大事,苏东来也为他俩高兴。
“晓玲,你们准备好久办酒呢?”
“准备正月初几办。不过现在还没定下来时间和酒店。”
“希望丽丽能赶得上,在你们办酒的时候还没回京城上班。”苏东来道。
在苏东来这里把事情办完,俩人回到家。
刘晓玲去开车,两人一道回了刘家坝。
到了刘家坝,卢俊就去公社找自己的插队的介绍信、户口这些资料,刘晓玲回了农机厂。
回到农机厂,柯均代已经回厂上班了。刘晓玲把自己整理的关于在工厂内试行计时工资跟计件工资的方案交给了他。
“柯老师,您找几个厂长商量一下,查漏补缺。最后形成的制度给我看看,把这件事尽早落实下去。”
刘晓玲认为,有了这个工资考核制度,将来涉及到工人考核定级时的阻力就要小许多。毕竟在知道工资出在手上,多干多得,跟定的级关系不大时,对定级就没有那么重视了。
柯均代接过方案,回办公室去了。
来到李子建办公室,看见所有的人都回来上班了。每个人精神头都很好,看见刘晓玲便热情地招呼、问好。
“这一次大家回去都休息得好吧?”刘晓玲询问道。
“好。”
“大家说好,尤其是李老师哈。今年大家不能再像以前那么拼命哦。没有好的身体,如何把研究长久的继续下去?”刘晓玲笑笑。
研究室的人这次去长春,不仅公费游玩了一趟,还提前回家过了一段悠闲时光,包里还有了钱。
今后的工资也明确了,自己在农机厂几乎可以不花钱,每月都或多或少能寄回家里。
对此,这些人内心对刘晓玲十分感激。
“我再宣布一件事。韩教授,就是厂里面请来的另外一个教授,也研究出来了成果,现在研究成果又要转化成产品。对此,韩教授那个团队得到了一大笔奖励。”刘晓玲笑眯眯看向众人道:
“今天我来,就是和李老师商量你们的奖金分配的。”
“噢!”几个人都欢呼起来。虽然还不知道具体数额,但总又是一笔钱要进荷包了。
那一次韩教授个人得了5万元的奖励,马上就要成立的发动机厂就要用到他研究的新型发动机材料。
李子建老师这里取得的研究成果——镜头玻璃配方,今后建个照相机厂也没有问题。刘晓玲决定把给特钢厂研究所的3万元额度也一并算给李子建他们。
“8……8万元?”李子建声音断断续续,旁边的辛美玲见他身子颤抖的厉害,伸手去给李子建拍背。
其他研究人员都没在办公室内,刘晓玲只留下了李子建和辛美玲两人。
8万元在这年代是个多么吓人的数目就不用我赘述。
“这8万元我交给您。您按照贡献大小,参与时间的长短等划分一下然后发下去。分配权利是您的。我建议每个人单独发放,不要说得太多。譬如:总数、你和辛老师各是多少这些。”
刘晓玲站起身道:“李老师,您把分配方案弄好后顺便问下他们,是要现钱还是存单?我好准备。”
李子建还沉浸在被巨大金钱冲击后的懵圈之中,机械地点点头,刘晓玲扭头去看辛美玲。
“刘厂长,我们知道了。”辛美玲还算稳得起。
刘晓玲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