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6000亿的投资搞定后,长安市的机构改革方案在王鸿涛的催促下被省委、省政府批准,为了让市委、市政府更加高效的运转,王鸿涛马上启动了全市机构改革。
欲治兵者,必先选将,首先得确定16个市委及25个政府部门的领导班子,尤为重要的确定一把手人选。
为此,王鸿涛召开了五人小组会酝酿人选,本应该是要召开书记办公会,但王鸿涛不想让副书记胡忠强插手太多,削弱他的发言权。
五人小组会有市委书记、两名副书记及组织部长、纪委书记组成,市委秘书长记录,已经有6个常委参加,一般五人小组会决定的事情就是最终结果了,所谓开小会解决大事,很多时候常委会已经沦为了走形式。
会议开始后,王鸿涛先定调子,说道:“同志们,时不我待,今天咱们必须把各县区一、二把手和25个行政局一把手给定下来,不能影响到马上开始的机构改革。我先提几个人选,周口县委书记为马强,省发改委的处长;莲洲区长为高连波,渭北市的一名县委书记;长安区长为凌志峰,省委政研室下来的;雁台区长为钱智民,省质监局的处长。这些都是省委推荐的人选,无需讨论。另外,推荐银州市神州县委书记张强担任市审计局局长;招商局并入投资合作局,局长石泰峰就去工信局;铁路办主任南华干的不错,就去金融工作局吧。”
张强在神州县很好的贯彻了王鸿涛的意图,年龄也不小了,来长安市给安排一个实权局长,级别也上来了,算是王鸿涛给他的褒奖。至于原招商局长石泰峰和地铁办主任南华,王鸿涛也认可了他们的能力,给到两个职能局也算重用。
细数一下,无论是省委的推荐,还是王鸿涛自己的推荐,加起来才7个名额,对于要讨论的四百多个位置简直少到可怜。按照惯例,一把手记占一半的份额一点不为过,哪怕是拿走7成以上的名额都是家常便饭,更何况王鸿涛是省委常委,再霸道一点别人也不能说什么。
本来大家都做好查漏补缺的准备,没想到现在要吃肉了,都有些措手不及,大脑CPU高速运转,想着如何在这次人事调整中分一杯羹。
接下来市长胡昊发言,一口气推荐了6名职能局局长,包括新成立的行政审批局这个热门单位。不过都是政府组成部门,市长确实有很大的发言权。但唯独漏掉了市场监管局,因为工商、食药、质监三个局长争一个局长,竞争太激烈了,市长都不知道该如何取舍。
对于这个职位,含权量完全不亚于一个普通副市长了,大家都有想推荐的人选,吵的喋喋不休,谁都有优势,谁也有劣势。
到最后,王鸿涛一言裁定:“既然大家争论不休,我看这样吧,由分管副市长先兼任,他们三个都去做副局长,各自分管原来的领域,是骡子是马放在一起比较一下,相信不久就高下立判了。他们互相不服气,但是副市长压着,不会还不服气吧!”
胡昊眼睛一亮,马上同意了这个决定,副市长兼任,最起码还在掌控范围内。
副书记胡忠强推荐了两个人选,组织部推荐了一个职能局长,纪委书记陈冬趁机推荐了一个副书记担任孙超担任应急管理局局长,顺势又把王鸿涛交代的银州市杜龙安排在市纪委副书记的位置上。
所有人都有所收获,算得上皆大欢喜,机构改革所需要的正职全部配备到位。
接下来,研究的是各县区和25个职能局的班子成员,由于宋勇案件的牵连,重灾区其实是处级这一层面,一次性减员300多人,位置出现了大量的空缺,所以长安的机构改革人事压力不大,现在要做的就是对机构合并前的副职再分配,岗位大于人数,当然好调整了,区别在于位置好坏而已。
王鸿涛先定基调,一定要保持机构改革后的领导职数和编制数统一,绝不允许超职数配备领导,所有的副职都要无条件服从组织的二次分配。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讨论,各县区的副职和25个职能局的副职全部调整到位,而且还空缺了58个岗位。市场监管局原本有的18名副局长也被交流到其它部门,免得出现大笑话。
试想一下,一个单位出现了18个副局长,公布出去后会引起多大的反响,还不得让群众骂死,群众可不管你是不是因为机构改革。
对于那58个空缺岗位,王鸿涛指示不急于一时,县区和政府这边改革到位后,第二批就是市委机关、人大、政协、群团的机构改革,也有一些人要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