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山海经》所记载的大荒时期,便是林思嘉曾经到过的三千五百年前之前的历史——如果有这段历史的话。
《史记·大宛传》中,司马迁首次提到《山海经》。《吴越春秋》记载:“禹巡行四渎,与益、夔共谋,行到名山大泽,招其神而问之:山川脉理金玉所有鸟兽昆虫之类,及八方之民族,殊国异域土地里数。使益疏而记之,命曰《山海经》。”
林思嘉读到的这段记载中,明确指出是大禹主持编撰了《山海经》,可大禹是谁,林思嘉再清楚不过,三千五百年前,那位聪颖好学、勇敢执着的少年,曾跟随她求学。所以这里面所说的招神灵而询问的提法,她一个字都不信。
当然,中国流传下来的典籍,历朝历代,因为主观或客观的原因,都有删改,譬如一部老子《道德经》,两千年里,就因为避讳帝王,总计五千字,里面被篡改的就多达两三百字。使得一部好好的理论着作沦为玄之又玄、云里雾里的东西。可谓是改得面目全非。
所以《山海经》在流传过程中,会被后人增删篡改,林思嘉一点也不奇怪。她现在是要在字里行间去寻找那些淹没在历史尘埃里的线索:天外来客无论是银蓝星人,还是继承了白钥星文明的展小昭、展小灵,亦或是硅基星人凤溟,他们唯一统一了口径的便是地球文明是神级文明的实验型文明。那么林思嘉需要寻找的便是神的踪迹。
实验型文明的母地球,自然是悲哀而微渺的,但又是幸运和高贵的:因为就连宇宙高等文明的神级文明,也需要创造出一个与他们本身文明诞生之初完全一样的模板来研究文明的诞生与走向。
所以母地球,尤其是中华文明的源头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就隐藏着神级文明的终极秘密。
这是林思嘉的信心所在。
二十世纪的学者,对于《山海经》究竟是谁所作,一直是争议不断,众说纷纭。而今,学术界的讨论的焦点是作者究竟是北方人还是南方人。
《山海经》全书据统计,提及三皇五帝之颛顼帝的有十七处:《海外北经》一处、《大荒东经》一处、《大荒南经》两处、《大荒西经》六处、《大荒北经》五处、《海内经》两处。
明确记叙黄帝的有十四处:《北次三经》一处、《海外西经》两处、《海外北经》一处、《大荒东经》两处、《大荒西经》三处、《大荒北经》两处、《海内经》三处。
书中称为帝而实际应指皇帝者九处:《西次三经》“是为帝之下都”“实为帝之平圃”“帝乃戮之钟山之东”;《中次三经》“实为帝之密都”、《海外南经》“为帝司夜于此野”、《海外西经》“刑天与帝争神”、《海内西经》“帝乃梏之疏属之山”、“帝之下都”、《海内经》“鲧窃帝之息壤”。
——又一年了啊,愿一切回归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