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唯似懂非懂的点点头说:“可是这里的人都是用这样浓的颜色,淡色的布匹很少的,有这样的颜色也不会放在衣服上。”
姜宁环顾四周,发现确实如此。她想,也不急,先观察看看,有机会回宫再问问母后。
“这里最好吃的馆子在哪里?”姜宁问。
“就在这条街直走,叫春来居。它们家的炸肉可好吃了!”小唯提起那家店,也有点咽口水了。
“走,去试试!”
春来居是个两层的饭馆,规模还挺大,可是和淮南县新开的栖凤楼比就逊色一些。
“小姐,这边请!”门口招揽生意的小二一见到姜宁往店里走,马上前带着落座。
姜宁听着小唯介绍这里的菜品,再结合小二的推荐,点了四个菜。分别是炸肉、红枣丸子汤、白灼猪蹄、炒青菜。
点好菜后,环顾四周,姜宁留意着旁边吃饭的人点的菜品,暗暗记下这里的人常点的菜,就能判断他们的口味。
饭馆在人来人往的路边,从二楼的大厅看下去,还能看到长街热闹的景象。不止是大厅,二楼也有雅间,富贵人家喜欢清静,不爱在大堂吃。
姜宁点点头,享受着这里的氛围。
菜还没上,小二先上了壶热茶,让姜宁稍作等待。
等茶喝了两杯,姜宁的菜便上齐了。
“这么快?”姜宁惊讶。
“嘿嘿,这位小姐是第一次吃我们春来居吧?您瞧这地方,人来人往,一天来咱们这吃饭得多少人啊?若是上菜不快,可不耽误了客人的用餐。春来居可是二十二个炉子同时开炒,这儿的人都知道!”
小二骄傲地介绍完,就让姜宁慢用,他继续去招呼别的客人了。
姜宁挺认可这种方式的,来吃饭的客人最烦等太久,特别是遇上人多的时候。
小唯在一旁伺候着布膳,先盛了一碗红枣丸子汤给姜宁,自己试了一遍菜才给姜宁布菜。
和南边的习惯不同,京城的大户人家出来吃饭时都会有这种习惯,所以小唯按照惯例给姜宁布菜,姜宁也不阻拦,毕竟入乡随俗。
品尝了红枣丸子汤,咸淡适宜,就是红枣太多,丸子不够筋道,吃起来有些柴,想必不是手打的,只是把剁碎的肉沫挤成丸子形状。
姜宁尝了一口汤便放下了,陆续尝了白灼猪蹄和炸肉。也就是小唯说的炸肉勉强达到姜宁做炸肉地标准,其他都有些差强人意。
姜宁吃了一半便有些饱了,想着把剩下的菜打包,拿去给城外一些乞儿。
“小姐,我们这没有带走剩菜的说法,都是店家直接倒了的。”小唯小声地说。
姜宁闻言有些皱眉,看到周围的人陆陆续续走掉,桌上还有还多菜,小二过来收拾,利落地把剩菜都倒了。
“这些剩菜怎么处理?”姜宁问小唯。
“有些拿去卖给养猪的,多了的就会倒掉,那些乞儿自己会去找来吃。”
姜宁听了,眉头皱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