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样的制度下,有些事情确实是冤假错案,因而造成了有很多非常优秀的研究成果,都无法对外发布。
有的时候蓝心诚也感到有些痛心,那些优秀的研究论文无法公布,确实是经济学术界的损失,也是人类经济史的一大遗憾。
很多的夜晚,蓝心诚都会在叹息中醒来,默默的再叹息片刻,然后才能继续入睡。
……
如果是出于商业机密的原因,有些优秀的论文不能发表,虽然遗憾,但蓝心诚也能理解。
但沈家公司对这所研究所的另一个定位,却让蓝心诚感到有些愤怒。
沈家公司会偶尔对研究所的研究进行一些场外指导。将既定的研究课题,与对沈家公司投资方向有利的研究结论,硬塞给研究所的研究人员。
而这个时候,研究人员要做的便是,给这些结论找个光鲜亮丽、逻辑自洽的理由。然后在一些特殊的节点,公布于众。
沈家公司也会利用研究所的知名度,来制造一些微妙的预期影响。从而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提高沈家公司投资交易的获利概率。
这种干预研究所研究方向的事情虽然不多,但是往往在一些关键节点上,却能起到很大的克敌制胜的作用。
也就是说,沈家公司虽然是一家全球顶尖的,以量化算法进行交易的科技型投资机构,但他们也会做一些影响价格趋势,操作大众预期与认知的事情。
就像当年肖敬雨大叔做的那样,不但要趋势跟踪,还要制造趋势。
放眼全球,大型投资机构其实都在这样做。很多全球知名的投资机构,他们的研究中心发布的研究报告,绝大多数都是配合自己的自营业务而开展的。
比如,大型投资机构计划买入,那么他们的研究报告一定是大力看空。他们计划卖出自己的头寸,那么他们的研究报告一定是大力唱多。
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韭菜来接盘或者是割肉。
这种事情也是业内公开的秘密,方式虽然很低级,但就是对老百姓管用。真是百试不爽,百用百灵。可以说,这些机构把无耻与无畏发挥的淋漓尽致。
……
而沈家公司现在的投资规模太大了。他们要想保持业绩,也不可避免的需要这样做,用来保证自己的交易优势。
但经过莫雯雯及其管理团队的深入考虑,他们会做的更加的隐秘,更加的富有技术含量。
沈家公司并不是直接让他们的研究机构唱多唱空,来配合自己的交易操作。而是指导研究人员发表一系列相关领域的纯学术研究成果。
这与市场价格的变化并没有直接的关联。但这些论文与研究成果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很多具有学术功底的交易人员与机构。
这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的认知与行为。
而就是这些认知与行为上的微小改变,沈家公司的对应的量化交易的获胜概率就有可能提高1—2个百分点。
而就是这1-2个百分点,经过快速交易的累积迭代,有可能使得沈家公司的总体盈利概率大幅提升,且单笔交易的绝对利润也会有一定的提升。
这样的优势,累加起来,几乎能够让沈家公司在很长时间里,保持无敌的存在。
更重要的是,由于这种操作价格,影响预期的方式实在是很间接,也很微妙。因此无论是媒体,还是监管机构都无法找到沈家公司操纵市场,影响大众预期的任何证据。